科技前沿|我们为什么要造万米深潜器?真正的原因比“刷纪录”重要多了!( 三 )


科技前沿|我们为什么要造万米深潜器?真正的原因比“刷纪录”重要多了!
文章图片

1963-1998年地震震中分布图 , 可以与上面的海底热泉分布图以及其中的板块边界进行对比
(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网)
研究极端生态系统与古环境
深海中水压大、低温无光 , 在以往一直被认为是生命的禁区 。 深潜器多年来的科考结果却让我们发现 ,在这些极端环境下居然还存在着392种特有生命 , 它们栖息在比海平面压力高1100倍的环境中 , 构成了深海处的复杂生态系统 。
但是 , 这些生命是如何适应这些极端环境的?是基因的特殊还是有什么特别的手段?我们对于海沟极端生态系统的研究 , 能不能发现新的生命类型?这些生命是否可能“吃”掉各种污染物 , 在极端环境中大量存活为我们提供蛋白质 , 又或者提供适应低温和高压的基因呢?种种问题等待解答 。
所以 ,这种耐高压、耐低温的极端生命的研究 , 对于我们人类将来步入太空 , 适应太空极端环境可能有一定的启示 , 对于我们未来在外星球中的生命探寻和定居点建立也可能起到帮助 。
最后 , 海沟被称为“海洋的终极垃圾桶” , 来自大陆和海洋中的各种沉积物都堆积在此 。 这些沉积物中包含了大量的古气候、古海洋等古环境的信息 。
从这些信息中 ,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古海洋中盐、温、密度等等多种信息 , 从而推断出海洋海水的演化过程 。 此外 , 还可以了解到邻近大陆上大气环境、气候变化、火山喷发、地震灾害等等多方面的信息 。
这样 , 当我们对深海海沟中的沉积物进行采样分析后 , 就能得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 , 地球气候环境的变化状况—— 这些知识在现代我们面临气候变化危机的时候 , 能作为基础数据 , 对未来的情况进行对比和预测 。
所以 , 虽然在最近的新闻稿中 , 对“奋斗者”号的报道虽然只有一段简洁的报道称:“开展了利用测深侧扫设备进行目标搜寻及地形探测、采集深渊海底沉积物、岩石和生物样本、搭载沉积物保压取样装置海试等作业任务” ,但实际上字越少 , 事越大 。
很可能 , 在不久的未来 , 我们将会宣布在深海中的重要发现 , 那时候 , 还请大家一起为“奋斗者”号、为中国的深海科考欢呼!
参考文献:
[1]LOWELL R P. Hydrothermal Systems on Europa[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5, 32(5): L05202. DOI:10.1029/2005GL022375.
[2]李三忠,索艳慧,朱俊江,戴黎明,张瑞昕,刘欣颖,乔璐璐,刘吉文,张晓华.海沟系统研究的进展与前沿[J/OL].中国科学:地球科学:1-19[2020-11-11].
科技前沿|我们为什么要造万米深潜器?真正的原因比“刷纪录”重要多了!
文章图片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 , 地星引力制作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监制 ,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
本文出品自“科学大院”公众号(kexuedayuan) , 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 。
科学大院是中科院官方科普微平台 , 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主办、中国科普博览团队运营 , 致力于最新科研成果的深度解读、社会热点事件的科学发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