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绿码,绿色对人的好处几乎都是假的

来源: 科学公园
说到绿色 , 你第一反应会联想到什么?
无公害?抗氧化?还是保护视力?
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 , 绿色象征着健康与生机 , 除了绿帽子(bushi) , 绿色对人都是有益的 。 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 , 在疫情的大环境下 , 除了绿码 , 绿色对人的好处几乎都是假的 。
绿色可以保护视力吗?
答: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绿色可以改善眼睛屈光系统 , ‘看远方的草地或树木可以护眼’的原理在于远眺放松 , 而不是绿色护眼 。
入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的一系列屈光系统后聚焦于视网膜表面 , 形成清晰的图像传入大脑 , 使我们能够看清物体 。 正常情况下 , 角膜的屈光力是固定的 , 而有弹性的晶状体可以通过睫状肌改变其形状来调节屈光力<1> 。
看近处的物体时 , 睫状肌收缩使晶状体变凸 , 看远处的物体时 , 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恢复扁平 , 可以理解为一种眼睛的“自动对焦”系统 。 在我们长时间用眼之后 , 调节晶状体的睫状肌可能会因为长期收缩而发生痉挛 , 晶状体无法恢复扁平 , 再用眼睛看远处时 , 屈光系统无法将清晰的图像落在视网膜上 , 从而引起视力模糊 。
远眺可以使持续收缩的睫状肌变得松弛 , 缓解视觉疲劳 , 这跟颜色没有关系 。
可见光的波长在380nm~740nm之间 , 理论上来讲 , 波长越短 , 穿透力越强 , 对人眼造成的光损伤则越大 。
在一项关于蓝、绿、黄光对于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损伤比较实验中<2> , 研究人员发现 , 蓝光的损伤作用最强 , 而绿光和黄光的损伤作用并没有太大差别 。
事实上 , 想要保护好眼睛 , 良好的用眼习惯才是关键??:
控制用眼时间:长时间阅读过程中的持续远视散焦可能促发正视化机制 , 使眼轴长增加 , 可能导致近视<3>
控制用眼距离:通过聚焦于近物迫使屈光系统产生“调节痉挛” , 可能导致复视和近视<3>
控制屏幕亮度:太亮或太暗的亮度都有可能造成眼部不适 , 强反光(例如白色反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视网膜光损伤<4>
湖水变绿是生态变好了吗?
答:湖水变绿一般是由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 , 是水生态系统失衡的一种表现 。
大量的氮磷等物质通过未经处理的生活、农业、工业污水流入江河湖海 , 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 。 因为浮游藻类的不同 , 往往水面呈现的颜色也不同 , 一般以绿色为主 , 有时呈蓝色、红色、棕色等 , 甚至还有无色的 。
这种现象如果发生在海洋中就叫做“赤潮” , 淡水中则被称为“水华” 。
水体富营养化可能会使一潭清水变成一潭死水:
大量繁殖的浮游藻类导致水质恶化 , 水体产生霉臭味;
一层绿色的“地毯”平铺在水面上 , 导致阳光难以透射进深层水体 , 造成水体溶解氧量下降 , 水下水生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 , 从而缺氧死亡;
藻类死亡释放出的有毒有害物质也可能造成水中生物的死亡 , 甚至导致人类疾病;
绿色蔬菜比其他颜色的蔬菜更健康吗?
答:不一定 。 绿色蔬菜是个好东西 , 但跟绿色没有多大关系 。
大家都知道 , 绿色蔬菜之所以绿 , 是因为其中含有叶绿素 。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催化剂 , 听起来就有‘生命之源’那味了 。
然而 , 叶绿素相较于蔬菜里的其他营养成分 , 对于人体并没有‘特别特殊的贡献’ 。
另一方面 , 叶绿素的不稳定也造成了它的营养极易流失 , 比如说温度、氧、光、酸 , 都可能使其分解 。 这就是为什么绿叶菜在高温、二次加热或和醋一起煮的情况下总是会变的黄蔫蔫的原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