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宅家观影梦,撑不起第二个“极米”( 三 )
极米财报数据显示 , 2018-2020年度 , 极米研发投入分别为6300万、8106万、1.39亿 , 营收占比分别为3.80%、3.83%、4.92% , 均未满足科创板对上市企业科创属性常规指标要求的第一项——研发费用率不低于营业收入5% 。
截至2020年 , 极米累计获得378个专利 , 其中 ,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分别为117个、158个和43个 , 技术含金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占比仅为11% 。
专利储备不足 , 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依赖国外供应商 , 这些问题无疑都会成为国内投影仪厂商发展的绊脚石 。
跑出下一个“极米”有多难?
家用投影仪曾被认为是传统彩电的取代者 , 居家观影也是现阶段消费级投影仪的主要使用场景 。 极米创始人兼CEO钟波就曾在2016年3月的品牌战略发布会上喊话称 , “五年后 , 无屏电视将颠覆传统电视” 。
从发展现状来看 , 投影仪取代电视的道路似乎并不顺畅 。
相较于传统彩电 , 消费级投影仪具有大屏(满足居家沉浸式观影体验)、便携不占空间(满足租房族、外出露营等需求)、护眼(满足儿童观影、上网课不伤眼等需求)等性能优势 , 既能面向传统彩电体现替代作用 , 也能满足年轻一代消费群体更加时尚、多场景的市场需求 。
【年轻人的宅家观影梦,撑不起第二个“极米”】但依然有较大比例的家庭倾向于选择电视机 。 相关数据显示 , 依照城镇家庭为基数计算 , 我国家用投影仪的渗透率极低 , 仅为3.5% , 是彩电渗透率(约60%)的6% 。
可以预见 ,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 投影仪取代家庭电视机的“梦想”并不能轻易实现 , 投影仪与家庭电视机更有可能是互补共存而非绝对替代 。
在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方面 , 智能投影仪更加符合年轻一代品质生活需求、年轻家庭装修需求、野外露营等多场景、新场景需求 , 但现阶段市场教育和消费习惯尚处于初步养成阶段 , 即使未来前景能够被期待 , 短期内还没有提供很大的市场支撑 。
此外 , 目前市场上的投影仪产品 , 在价格和性能两个方面还没能做到很好的平衡 , 价格较为平民化的产品往往存在性能缺陷 , 这些都会削减消费者对投影仪的使用信心 , 不利于用户习惯的养成 。
对于国内投影仪厂商而言 , 消费场景的观影娱乐需求市场看似可观 , 但家用投影仪始终属于可选消费品 , 要面临的对手不仅是传统电视机 , 还有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 , 以及正在发力电视机智能化的传统家电厂商们 , 因而市场空间存在不确定性 。
在今年3月“国内智能投影第一股”极米上市之后 , 行业里的资本活跃度有所回落 。 天眼查数据显示 , 2021年1月至11月6日 , 投影仪赛道投融资数据仅有6起;纵观往年 , 融资次数最多的集中在2016年和2018年 , 2018年至今一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
同时 , 被认为最有可能在极米之后上市的坚果 , 目前也没有进一步动向 。 其母公司火乐科技 , 自2020年5月完成由远大创投投资的数亿元E轮融资后 , 并没有新一轮的融资消息 。
未来 , 投影仪厂商们除了在加强技术自研、消费者认知教育、产品性能提升、产品功能丰富等方面加大投入之外 , 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消费级投影仪的新场域甚至专有场域 , 才能为自己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 。 (亿欧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