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东顺涂料洪恩兰:从“涂料妹”到四代接班人的蜕变( 三 )


洪琼彬的一位高管另起炉灶创立了一家涂料厂 。 这位高管出走时 , 一并带走了东顺涂料的核心销售人员 , 他们采用低价和挖墙脚的手段与东顺涂料公开竞争 。 没多久 , 东顺涂料10多年积淀下来的大批客户 , 随着高管及与销售人员的出走一并流失了 。
内忧未平又添外患 , 东顺涂料雪上加霜 。 此时的东顺涂料人心慌慌 , 企业似乎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 , 看起来摇摇欲坠 。 对父母来说 , 这个时候工厂唯一值得信赖的只有女儿 , 然而 , 女儿三十岁不到 , 没经历过独挡一面的历练 , 还难以担此大任 。
让洪琼彬聊以慰藉的 , 东顺涂料的技术研发一直由自己主导 , 受高管的出走影响不大 。 尽管他们另起炉灶 , 并没有带走完整的技术 , 企业的根基未被撼动 。 对于东顺涂料来说 , 只要技术核心还在 , 客户还可以慢慢再培养 。
人在做 , 天在看 。 老天对心存善念的人总是格外眷顾 , 转机出现在一年之后 。
东顺在复出的第8个月便成功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95涂料(即水性乳胶漆) 。 凭着这款产品与众不同的性能 , 东顺涂料一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 基本上不用上门推销 , 客户排队上门 。 洪琼彬仿佛回到了开元涂料厂的那种荣光 。 如果不是国内外涂料品牌的大举入侵 , 洪琼彬相信东顺凭着895涂料 , 一定可以在厦门过得很好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 国内涂料市场既定格局不可避免地被打破了 。 在立邦等外资品牌的大举入侵下 , 国内涂料市场群狼环伺 , 在市场营销需要以品牌知名度作为支撑的大环境中 , 东顺涂料想偏安于自己的那一方市场 , 就是想守也守不住 。
面对立邦等外资巨头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 , 东顺涂料束手无策 。 立邦广告主打的是涂料产品 , 东顺的核心产品也是涂料 , 如果正面硬刚 , 以广告还广告 , 以立邦的积淀 , 二者较量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层级上 , 初创的东顺涂料不具备打持久战的财力 。 东顺涂料广告投放在浅尝即止后 , 洪琼彬不得不重新思考东顺涂料的未来 。
硬刚不是办法 , 以技术见长的洪琼彬决定另辟蹊径 , 避开立邦的主战场 , 在涂料产业链上的其它辅材上寻找新的突破口 , 并最终确定了东顺涂料以技术立企的战略方向 。
洪琼彬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 , 只要东顺涂料坚持把新品研发作为核心竞争力 , 就一定有光明的未来 。 不与立邦正面交锋 , 1998年 , 洪琼彬着手研发无醛健康胶水 。 胶水与涂料的关系 , 就像牛奶作为咖啡伴侣一样不可或缺 , 在终端市场的使用量不亚于涂料 。

东顺老产品东顺研制无醛健康胶水的灵感来自于家装市场 。 进入1990年代 , 中国居民生活条件改善 , 一些家庭开始改善居住环境 , 但新装后散发出来的那股浓烈的呛鼻味道 , 让很多业主难以忍受 。 后来 , 业主们才知道那是因为使用的材料里面含有甲醛 , 它藏在涂料伴侣胶水中 。 在涂料这个行业中营生 , 每次接触到新装场所 , 洪琼彬都会皱下眉头 。 他意识到 , 味道如此呛鼻 , 人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居住环境里 , 对身体健康一定有影响 。
洪琼彬由此看到了“没有味道胶水”的潜在市场 。
2000年 , 东顺无醛健康胶水成功研制 。 对于东顺涂料来说 , 这是企业成长史上的又一道里程碑 , 它是东顺涂料自主研发的第二款产品 , 也是国内最早由企业自主研发的不含甲醛的环保胶水 , 填补了国内涂料市场无醛胶水领域的空白 。
但胶水毕竟只是涂料的辅助材料 , 使用什么样的胶水 , 除了味道有别外 , 并不影响整体装修效果 。 刚投产后的东顺无醛健康胶水很不容易推广 , 价格比普通胶水贵 , 那个时候 , 中国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也还没觉悟到非使用不可的地步 , 市场推广举步维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