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问英伟达收购ARM交易:未来将何去何从?( 二 )


这笔交易还有可能继续进行吗?
答案是肯定的 , 虽然形势日益严峻 。 英伟达可以尝试提供更强有力的担保 , 以降低其阻碍竞争的风险 , 尽管CMA对行为补救措施的厌恶很难克服 。 替代方案 , 包括剥离ARM部分知识产权 , 使其不受英伟达控制 , 很难在不损害交易价值的前提下设计出来 。
其实 , 监管机构的剑拔弩张 , 也可能不会真正阻止这笔交易 。 尤其是对英国CAM来说 , 赌注很大 。 在英国脱欧后不久 , “一场大胜”将提升其作为全球反垄断舞台上一个新大国的权威 , 尽管“一场大败”将是毁灭性的 。
英伟达和软银在什么时候可以收工?
英伟达最初表示 , 可能需要18个月才能完成交易 , 直至明年3月 。 但此后又警告称 , 交易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 只要两家公司都认为 , 自己有可能说服监管机构 , 他们就可以再拖上几个月 。
与此同时 , 软银有强烈的动机推动这笔交易 , 直到最后一刻 。 该交易宣布以来 , 英伟达的股价大幅上涨 , 有望收获一笔巨额意外之财 。 最初 , 这笔现金加股票的收购交易价值高达385亿美元 , 而当前价值820亿美元 。
如果双方提早认输 , 那可能的原因就是 , ARM的业务开始受到不确定性的影响 , 并开始失去一些重要的员工 。 英伟达去年拨出15亿美元 , 作为交易完成后ARM员工的股票奖励 。 但这笔交易遭到越来越多的反对 , 使得这一大笔财富看起来越来越遥远 。 ARM也拿出了一些自有资金 , 试图阻止员工辞职 , 这是该公司上一财年亏损2亿美元背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
如果交易被取消 , ARM会怎样?
软银在接洽英伟达 , 洽谈可能的交易时 , 透露出了出售ARM的兴趣 。 这使得如果目前的交易失败 , “另一种退出”似乎是可能的 。
这笔交易让人们关注到ARM在芯片行业中的独特地位 。 在软银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巨额投资 , 以将业务范围拓展到智能手机以外的新市场后 , ARM的业务可能也即将起飞 。 2016年以来 , ARM营收仅以每年5%左右的复合速度增长;但今年前六个月 , 公司营收飙升了61% 。
其他芯片制造商如果试图收购ARM , 可能会激起与英伟达同样的监管反弹 。 这使得上市成为最有可能的选择 , 而英国可能是最受青睐的上市地点 。
但对ARM目前的所有者来说 , 重返伦敦上市(软银收购ARM之前 , ARM在伦敦上市)可能不是最好的结果 。 毕竟 , 华尔街对科技公司的估值要高得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