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语文阅读题及答案(11)


C.《典籍里的中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D.《典籍里的中国》: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20.请利用所给材料在括号处补写三个排比句,要求内容贴切,衔接连贯 。(6分)
材料:
吹起了 跨越了 推开了 窗 墙 风 历史的 新时代的 时间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1~22题 。
近日,“蓝眼泪”奇观闪现于闽南海湾,记者就相关问题咨询海洋学专家 。
记者:
专家:“蓝眼泪”现象由夜光藻引发 。夜光藻大量聚集时,在白天海面会呈现粉红色或红色,夜幕降临海水翻涌或轻拍暗礁时则会发出蓝色的光,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蓝眼泪” 。
记者:
专家:这可能行不通,夜光藻需要在适宜的水环境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 。如果从发生“蓝眼泪”的海域打点海水带回家,可能当晚还能看到点点蓝光,但2—3天后夜光藻就会死亡 。
记者:
专家:形成“蓝眼泪”的前提是夜光藻细胞聚集到一定密度,当密度超过每升海水3000个或以上时,“蓝眼泪”可以看作是由夜光藻引发的一类赤潮 。有科学报道表明,夜光藻赤潮能造成鱼类等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 。经检测,引发此次“蓝眼泪”的夜光藻密度未达到赤潮级别 。我们在欣赏“蓝眼泪”时,也应该注意到“蓝眼泪”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形成“蓝眼泪”的前提是夜光藻细胞聚集到一定密度,当密度达到每升海水3000个或以上时,“蓝眼泪”可以看作是一类由夜光藻引发的赤潮 。
B.形成“蓝眼泪”的前提是夜光藻细胞聚集到一定密度,当密度超过每升海水3000个或以上时,“蓝眼泪”可以看作是一类由夜光藻引发的赤潮 。
C.形成“蓝眼泪”的前提是夜光藻细胞聚集的密度,当密度达到每升海水3000个或以上时,“蓝眼泪”可以看作是由夜光藻引发的一类赤潮 。
D.形成“蓝眼泪”的前提是夜光藻细胞聚集的密度,当密度超过每升海水3000个或以上时,“蓝眼泪”可以看作是由夜光藻引发的一类赤潮 。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记者的三个提问,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材料一:
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公布的一组数据,在一年时间里,有同学在图书馆打卡1424次,有同学在馆301天,有同学168次在早8点开馆时准时踏入图书馆,有同学225次学到闭馆才离开 。
材料二;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种“新兴服务”正在高校大学生中悄然兴起,即通过淘宝等平台下单,请一个线上“学习监督员”监督自己的学习进度,服务包括普通消息监督、强力消息监督、连麦监督、视频监督等 。
上述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你结合材料,联系自己高中的学习经历,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公开信,与他们分享你关于“自律与他律”的认识与思考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B
2.(3分)C
3.(3分)D
4.(4分)
①材料二意在阐明复制品能突破艺术作品传播的时空限制,满足社会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