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
洞仙歌·泸守王补之生日①
黄庭坚
月中丹桂,自风霜难老 。阅尽人间盛衰草 。望中秋、才有几日十分圆,霾风雨,云表常如永昼 。不得文章力,白首防秋②,谁念云中上功守 。正注意得人雄,静扫河西,应难指、五湖归棹③ 。问持节冯唐几时来,看再策勋名,印窠如斗 。
[注]①本词作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 。王扑之,时知泸州,作者谪居黔南时,多蒙其眷顾 。②防秋:古代每至入秋,边关常发生战事,朝廷令边防军队特加警戒,称为“防秋” 。③五湖归棹:据史书载,越大夫范蠡佐越王勾践灭吴后,功成身退,泛轻舟于五湖 。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写“月中丹桂”,既可呼应“中秋”,暗扣王补之生日;又以“丹桂”喻友人,寓意美好 。
B.“霾风雨,云表常如永昼”表面写月亮蒙风雨而不减清光,实际是写自己虽遭贬谪而忠贞不渝 。
C.“正注意得人雄,静扫河西”交代朝廷征召将才、廓清边境的时代背景,为结尾抒情作了铺垫 。
D.本词虽是一首寿词,但构思不落窠臼,由祝寿而及国事之思的写法,使全词有了慷慨激昂之气 。
16.本词“问持节冯唐几时来”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都用了“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但借此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再度寻访桃花源时,“________________”,迷不得路,照应了上文临别时桃花源人“________________”的嘱告 。
(2)《蜀道难》中,李白夸张地描绘山间行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情动作,侧面烘托出青泥岭的萦纡危峻 。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亭北望,虽然四十三年前的旧事历历在目,却不忍追忆,只因如今所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
《典籍里的中国》是央视打造的一档文化节目 。节目中,“当代读书人”以典籍为舟,带领观众畅游华夏文明之长河:今人穿越到古代,看先贤如何燃万古之明灯:古人穿越到当下,看后世如何传千年之薪火 。
比如,《天工开物》这一期 。《天工开物》记载了古代良工巧匠的奇思妙想,铭刻了先贤________的实学思想 。“当代读书人”邀请作者宋应星来到300多年后的今天,看后世如何续写《天工开物》,并与袁隆平进行跨越时空的握手 。理解了《天工开物》里的“贵五谷而贱金玉”,我们________能明白为什么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把重农固本视为安民之基;为什么从宋应星到袁隆平,一代代科学家怀揣着“禾下乘凉梦”, ________,致力于提高农业技术 。
《典籍里的中国》________了时空,打破了隔断,(①),(②),(③) 。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A.经世致用 就 殚精竭虑 贯通
B.经世致用 才 苦思冥想 贯穿
C.格物致知 就 苦思冥想 贯通
D.格物致知 才 殚精竭虑 贯穿
19.下列选项中,作为上述文段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典籍里的中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典籍里的中国》: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 天猫商家信息核验相关问题
- 阅读文章推荐
- 京准通账户停用怎么办?使用常见问题有哪些?
- 淘宝直播一猜到底怎么答题?具体怎么玩?
- 牧师小说十大经典 牧师传说小说
- 京东12.12主题活动招商规则
- 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通讯
- 一年级小学生课程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 四川刘氏家族风水 刘氏总祠风水
- 天猫商家信息核验常见问题答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