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为何评价极高?( 二 )


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为何评价极高?

文章插图
3、归帆去棹残阳里 , 背西风 , 酒旗斜矗 。一艘艘回家的帆船在夕阳里摇桨、往来穿梭 , 逆着西风的地方 , 酒肆门前的写着“酒”字旗歪斜着 , 在西风中飘扬 。
这两句写百姓生活场景 。但残阳、西风、斜矗 , 勾勒出故国晚秋的苍凉 。
意思是 , 低处(百姓) , 黑夜眼看就要到来 , 高处(朝廷)遇到西风就摇摇晃晃、歪歪斜斜 , 如果遇到北风呼啸 , 怎么办啊?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胸怀 。
4、彩舟云淡 , 星河鹭起 , 画图难足 。彩船华丽 , 如同淡淡的云在江面游动 , 江边白鹭飞翔起舞 , 这如梦如幻的美景 , 即使是丹青妙笔也难以描画出它的神韵 。
彩舟 , 与上面的归帆肯定不是一回事 , 归帆 , 是普普通通的渔民或过往旅客;而彩舟 , 则是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与舞女 。时间不等人 , 夕阳已经下山了 , 已经是夜晚了 , 连白鹭都坐不住了 , 你们还在醉生梦死、寻欢作乐 。你达官显贵的彩舟又能如何 , 在大局面前 , 不还是像云朵一样根基漂动 , 不还是将与老百姓一起进入漫漫长夜!画图难足 , 实在是一言难尽啊!
“云淡”“鹭起”是动景 , 既是景物 , 也是引发作者一言难尽的感叹!是啊 , 自己遭受排挤 , 对这些也无能无力 。
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为何评价极高?

文章插图
三.下阕分析赏析5、念往昔 , 繁华竞逐 , 叹门外楼头 , 悲恨相续 。回想以前 , 此地的达官贵人也是醉生梦死、争豪斗富 , 悲叹当年 , 朱雀门外、楼阁台内的六朝君王贵族 , 一个个悲愤万分 , 相继悔恨败亡 。
“念” , 转折 , 今古比对 , 虚实交融 。“门外楼头” , 用典 , 即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 , 楼头张丽华” 。
看见今天的彩舟 , 想起往昔的历史人物 , 地方还是这个地方 , 繁华竞逐 , 挥霍无度依然重现 , 如果不改变 , 最后的结局不可能与古人有所不同 。
眼前与历史 , 如此相似 , 表达了作者满腹的忧虑与叹息 。
6、千古凭高 , 对此谩嗟荣辱 。千百年来 , 多少人在此登高 , 痛斥这种昏昏沉沉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 都对历代荣辱兴衰感伤不已 , 怎么如今的人还是沉湎灯红酒绿 , 怎么仍然无动于衷不吸取教训呢!
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为何评价极高?

文章插图
7、六朝旧事随流水 , 但寒烟、衰草凝绿 。六朝历史往事随着一江秋水流逝 , 不思进取的人也身败名裂而去 , 只剩下眼前被寒烟笼罩着的枯叶败草 。
旧事随流水 , 有李煜的“一江春水向东流”
“寒烟衰草凝绿” , 六朝人留下的 , 依然没有改变 , 只因“凝绿” , 没有完全枯萎 , 我们就沾沾自喜不改变吗?这一句 , 显然包涵作者无奈惆怅之情 , 是作者渴望励精图治的激情抱负 。
8、至今商女 , 时时犹唱 , 后庭遗曲 。这三句 , 是借典杜牧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