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为何评价极高?( 五 )


至今商女 , 时时犹唱 , 《后庭》遗曲
毫无疑问? , 这一句来自“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用这样的一个典故来结尾 , 更赋予这首词“金陵怀古”深厚的历史感 。
结语这样的情感 , 悲而不哀 , 既?没有“婉约派”浓艳凄婉的毛病;放而有节 , 又不像“豪放派”歇斯底里?的呐喊?和?叫嚣 。这正?体现了?王安石文学的功力 , 更是荆公本人气度胸怀的写照 。

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为何评价极高?

文章插图

兵法天下如是说王安石?一生毁誉参半? , 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改革家 , 往往有一颗痛苦的灵魂 。他是孤独的 , 他是愤怒的 , 他的超脱 , 他的忧愁 , 他的无奈 , 他的奉献和牺牲 , 使中国的改革有了它的独特价值 , 具有永恒性 。他?没有文人狭隘的眼光 , 而是有政治家长远的大局视野 。用在词上 , 更是一扫五代以来“花间派”浓艳旖旎?的词风 , 为宋词由写花前月下?的?男女之情转为抒发家国天下情怀的豪放派做出了表率 。通过比较? , 在?后来?的豪放派词人中? , 虽然也有名篇警句 , 但少了?王荆公的格局 , 把豪放演绎?成呐喊? , 有些?甚至?空乏无味 , 充其量?是?书生言兵 , 孺子?问道? 。怎么能写出气势雄浑的豪放之语?大文豪?苏轼的豪放词也毫不例外? 。诸如?“人生如梦 , 一尊还酹江月” , 不难看出?格局?的局限性? , 正所谓?眼界?决定?高度? , 没有真正做过宰相 , 治理?过天下的人 , 往往只能把情怀?寄托于风花雪月之中? 。
最后? , 让我们?用?他有句名言来?结束?此次?问答? 。
天变不足畏 , 祖宗不足法 , 人言不足恤 。
如此?之?言? , 倘若出自一个柔弱?书生、文人?士?大夫之口 , 难免?让人?觉得?狂妄 , 痴人说梦? , 但由?王安石?说出来 , 令人?不尽?感慨?万千? 。
纵观?历史? , 时过境迁? , 我们?仍然能想象?一个政治家?、改革家“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迈气势 。文如其人? , 能?写出?《桂枝香??金陵怀古?》这样?的千古?绝唱? , 也是?情理之中? 。
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为何评价极高?

文章插图


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为何评价极高?

文章插图

【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境界;【留言】赠人玫瑰  , 手有余香;【评论】奇文共欣赏 , 疑义相与析 。
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 , 历来评价极高 。个人解读 , 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内容丰富
原词如下: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登临送目 , 正故国晚秋 , 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 , 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 , 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 , 星河鹭起 , 画图难足 。
念往昔 , 繁华竞逐 , 叹门外楼头 , 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 , 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 , 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 , 时时犹唱 , 《后庭》遗曲 。
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为何评价极高?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