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现冬
蔡京是北宋晚期宋徽宗当政时的宰相 。宋徽宗在位25年,蔡京任相18年又6个月 。他曾四度被罢相而又复相,78岁最后一次任相 。靖康之难,钦宗嗣位,蔡京被列为“六贼”之首,贬至儋州,死于南去之途 。陈歆耕的历史非虚构新著《蔡京沉浮》不仅为我们勾勒出蔡京仕宦的一生,更呈现了北宋晚期风起云涌的政治生态,以及沉浮于其中以蔡京为藤蔓所牵连起的一长串历史人物群像,读来令人畅快淋漓,犹如亲历其中 。这源于作者用独特的叙述技巧和文学笔法来重塑历史人物,以及不经意间洒落于字里行间的趣笔与闲情 。
一
作为非虚构文学的人物传记,其内部构造往往遵从“他是怎样成为了这样一个人”之脉络行文,《蔡京沉浮》却不是这样 。作为文化批评学者,陈歆耕来了一个反弹琵琶 。他跳出世人把蔡京简单标签化为“奸臣”“六贼之首”的历史评判,采用“多视角”“多声部”的叙述手法,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从时人、史学家、作者三重视角层层观照、交错发声,形成一种颇具戏剧性的论辩式反转,或者说“复调”结构,在类似“双重奏”或“三重奏”的声音交叠中,试图从更多视点呈现历史真相,同时唤醒读者的“第四种声音” 。作品以对比式、衬腔式、模仿式等多种形式呈现复调,且看下例:
讥讽‘谗谮之人’有什么错呢?”
这是“车盖亭诗案”中的片段文字 。吴处厚评论蔡确《夏日登车盖亭》其四,笺曰:“‘何处机心惊白鸟,谁人怒剑逐青蝇’,以讥谗谮之人 。”紧接着,作者发声道:“讥讽‘谗谮之人’有什么错呢?”如是,不同观点的声音形成对比式复调 。其中或许还暗含了读者的声音: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读者的声音与作者的声音形成衬腔式复调 。再举一例:
“章惇贬苏子瞻儋州、子由雷州、刘莘老新州,‘皆戏取其字之偏旁也’ 。这多数是一种巧合吧?章惇不至于将贬惩官员的事,当成一种随心所欲的拆字游戏 。”
有史书记载,章惇贬苏子瞻儋州、子由雷州、刘莘老新州,“皆戏取其字之偏旁也” 。接着,作者发出质疑的声音:“这多数是一种巧合吧?章惇不至于将贬惩官员的事,当成一种随心所欲的拆字游戏 。”这时读者脑中就会响起第四种声音:宦海沉浮,全凭运气;不是拆字游戏,胜似拆字游戏 。
这种复调式的叙述在整本书中俯拾皆是,各种不同的声音造成一种召唤结构,像一只小手一样把读者牵入其中,诱发读者情不自禁发声,参与论辩、较量智慧,宛如亲身游历于北宋晚期的政治风云之中 。
【个人形象怎么形容】作者在叙述中还擅于埋藏伏笔 。比如,书中写了宋徽宗和蔡京二人不同寻常的缘分 。宋徽宗还是端王的时候,蔡京任开封府尹,端王曾出高价从蔡京门人手中购得蔡京书法收藏 。后来蔡京入京,徽宗单独把蔡京奏章收藏在一格橱柜里 。“一位是写得一手好字的天才书法家,一位是痴迷艺术、书画的皇帝 。”这两人碰到一起,自然有一种无法替代的亲近感,也有说不完的话题 。这就为蔡京在徽宗当政时竟然为相近20年埋下了伏笔 。
还有相反的例子 。元祐党人掌控朝政时,曾列出一份77人的“清党”名单,凡是上了名单的在朝新党,皆遭贬黜和清除 。这就为后面新党掌权后在端礼门竖立“元祐党人碑”埋下了伏笔 。蔡京任相期间,列出元祐党人119人,宋徽宗御笔录其名,刻于碑上 。这些人不光本人被贬谪发配到边远地区,其子弟也不得在本州居住,更不得进入京城,甚至撤销其俸禄、焚毁其文集 。果然是因果轮回 。
- 怎么学日语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自己怎么学日语
- 比亚迪宋pro雾灯怎么开视频 比亚迪宋pro雾灯怎么开
- 绿檀手串怎么盘 手串怎么盘
- 翡翠手镯怎么养? 翡翠手镯如何养
- u042300故障码怎么解决 u0042故障码解释及消除方法, U0042故障码怎么解决?
- 水果茶怎么煮才好喝 水果茶怎么煮
- 没有劳动合同怎么去认定工伤 没有劳动合同工伤认定程序如何走
- 北汽陆霸2700怎么样2008年 北汽陆霸2700怎么样?
- 蒸馒头怎么才能白?
- 离婚后未取得房产证的房屋是否可以分割 离婚时尚未取得房产证的房屋该怎么分割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