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科技创新大赛作品 英语创新作文大赛范文( 五 )


2. 教师调控得当
课堂教学的顺利进展离不开教师的调控得当 。本节课中,上课教师从课堂教学的设计、课堂活动的组织、教学语言的选用以及教学姿态的呈现等,都让人感到自然、亲切 。教学过程流畅,听课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课堂调研 。
3. 师生互动频繁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除了问答形式外,还有肢体语言、眼神交流等 。授课教师在设计了针对性的问题外,还频繁使用肢体语言和眼神和学生互动 。如对未能回答出问题的学生,教师并没有直接让其坐下,而是摸了摸他的头并对其进行语言鼓励 。相信这样的举动不但不会给学生带来任何因为回答不上问题而产生的心理负担,而且会促使其积极思考,准备下一次的回答 。而对于回答出问题的学生,授课教师适时运用追问艺术,不断拓宽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能 。
4. 学生生成丰富
课堂教学设计合理,教师调控得当,且学生被赋予充分的讨论和写作时间,因此学生的写作输出比较丰富 。但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课堂教学非一朝一夕之功 。教师为让学生尽可能的熟悉考试模式而采取的读写课型,只有在不断的模拟和训练后,教学过程才会变得越来越顺畅,学生写作也会变得越来越丰富 。
六、结语
本文通过解析一位教师的读写课堂,探索了“5P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和变通 。和传统的5P教学法相比,该教师针对读写课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大胆的调整,使得“读”和“写”这两种语言技能能够有机结合起来 。教师通过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借鉴和调整,大胆创新教学模式,既针对性地训练了学生的阅读技能,又强化了学生的写作训练,更锻炼了学生纠错改错的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借鉴中获得提升 。当然,这样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摸索和实践 。只有当学生对课堂教学流程熟悉,且具备一定的语言技能后,教学才能顺利开展 。
注:本文系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师教学研究专项立项课题“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编号D/D/202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英语科技创新大赛作品 英语创新作文大赛范文

文章插图

参考文献
[1] 陈玉松. 高中英语读写课的设计与实施 [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8(1).
[2] 陈玉松.过程写作法在高中英语读写课中的应用探索[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0(4).
[3] 陈玉松,杨海春. 以同伴互评促进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发展的教学实践[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0(5).
[4] 葛文山. 做最好的英语老师 [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5]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6] 文秋芳. 构建“产出导向法”的理论体系 [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
[7] 叶宁庆. 继承与发展——我对几套人教版英语教材的一点认识[EB/OL].
http://k.sina.com.cn/article_2173867535_8192960f01900zgq8.html?from=edu,2020-8-17/2020-8-20.2020.
[8] 张冠文.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开展同伴互评的教学实践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版),2015(5).
Innovative Design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ClassChen Yusong Sun Yijin
Abstract: The emergence and improvement of the tests combining reading and writing remind teachers to change their traditional ideas and combine reading comprehension with composition guidance. “5p teaching method” emphasizes the teaching mode of structure, function and communication, which increases the input and output of language,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frequency of target language practice. On the basis of the 5P teaching method, the instructing teacher makes adjustments, organically links reading with discussion, writing and correction in the reading and writing class, innovates the teaching mode, and helps students become efficient learners.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