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 , 第十届全球智慧城市大会的世界智慧城市大奖颁奖典礼举行 , 成都在与爱尔兰都柏林、印度海德巴拉的角逐中获胜 , 成为“2021世界智慧城市大奖·宜居和包容大奖”全球冠军 。
11月16日至17日 , 第十届全球智慧城市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 。 世界智慧城市大奖由全球智慧城市大会设立 , 每年评选一次 , 被誉为世界智慧城市领域的“奥斯卡” , 奖项包括宜居和包容大奖、使能技术大奖等八大类别 , 每个奖项每年仅授予一个城市 , 洛杉矶、新加坡、圣彼得堡、迪拜、纽约等城市先后荣获奖项 。
据了解 , 全球智慧城市大会由联合国人居署、世界经济论坛、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支持 , 至今已连续举办10届 , 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专注于城市和社会智慧化发展及转型的主题展会 。
今年大会包括智慧城市成果展览、场景直播、世界智慧城市大会颁奖典礼、市长对话等活动 , 并在全球多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场景进行采访 , 旨在打造一个智慧城市展示生态 。
今年6月以来 , 成都市网络理政办组织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成华区、成都市大数据集团 , 联合市委社治委、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文广旅局 , 以“创新推行网络理政 , 打造泛在智慧之都、宜居包容之城”为主题竞逐“2021世界智慧城市大奖·宜居和包容大奖” 。
10月 , 成都市获得“2021世界智慧城市大奖·宜居和包容大奖”中国区决赛入围资格 , 与深圳市、无锡市共同竞奖 , 最终获胜中国区决赛 。 11月 , 成都市获得全球决赛入围资格 , 与爱尔兰都柏林市、印度海德巴拉市共同竞逐“2021世界智慧城市大奖·宜居和包容大奖” , 最终摘得全球桂冠 。
成都凭什么
“智慧蓉城”建设
提高城市宜居性包容性
成都是一个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大城市 , 经历了从省会城市到区域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变化 。 巨大变化给城市安全、交通运行、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带来了严峻挑战 , 如何让城市更宜居、更包容?让生活其间的市民更有幸福感、获得感?
据悉 , 为应对这些挑战 , 成都市大力推动“智慧蓉城”建设 , 创新运用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手段 , 扩宽城市管理幅度 , 增强应急安全感知能力 ,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预警 , 优化公共资源分配 , 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 不断运用数字化、智慧化手段破解“大城市病”的难题 , 努力提高城市宜居性、包容性、安全性 。
在提高城市宜居性方面 , 大量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 , 不仅为市民休闲健身、家庭聚会、娱乐消费提供了更多应用场景 , 也改善了空气和水资源质量 , 保护了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 。
在提升城市包容性方面 , 成都将柔性关照渗透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 , 推动智慧化养老服务走进家庭 , 开展电子证照服务让老年人更便利地享受优待服务 。
新闻链接
七个“智慧”场景
助力成都夺冠
成都市民在工作、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 是如何与政府之间通过智慧化手段互动解决的?拨打12345热线 , 已成为畅通民众与政府之间的诉求渠道 。
昨日 , 第十届全球智慧城市大会期间 , 主办方还进行了多个场景直播 , 面向全球多个城市分享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做法 , 市网络理政办、市大数据集团 , 以及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成华区智慧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及技术支撑单位受邀参加 。
七个直播场景分别展示了成都市公共数据运营、智慧社区治理、社会诉求一键回应、智慧规划、数字孪生、智慧防汛应急、企业之树方面的智慧城市建设经验 。 这些场景助力成都参与了“2021世界智慧城市大奖·宜居和包容大奖”奖项的中国区决赛以及全球决赛 , 并获得冠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