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至下从右往左,数千年来汉字为什么这样读( 三 )
在此过程中 , 字形“不得不”作出一些配合性的调整 , 同时也获得了一些新的发展方向:配合性调整 , 如“马”“虎”等宽度较大的字形 , 为“自上而下”的统一需求 , 纷纷变得竖立起来 , “典”“箕”等左右太宽的字形 , 把构件两个“手”下移;新的发展方向 , 如更关注篇章里上下字之间的关系 , 而相对忽略左右字之间的关系 , 这成为后来确定字形书写顺序的主要出发点 , 影响深远 。
不过 , 汉字行款基本样式的真正确立 , 应是在周代 。 周代在继承商代的行款中 , 如同有意弱化乃至抛弃了甲骨占卜的方式一样 , “商亡以后 , 骨卜之俗顿衰” , 而单纯延续了竹简行款样式 , 统一使用字序自上而下、行序从右至左的行款 , 极少有例外 。 自此 , 被沿用数千年的汉字行款基本样式得以完全确立 。 与汉字相关的其他内容 , 可以参阅笔者的著作《汉字字形学新论》 。
(作者系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
李海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