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行业老兵新征:硅港资本募资近10亿元

_原题是:VC行业老兵新征:硅港资本募资近10亿元
又一家新兴机构完成首期基金募集 。
行业人士对这家机构的创始人并不陌生 。 何欣 , 1990年代末进入创投行业 , 曾领导凯雷亚洲增长基金的在华投资 , 任职美国锐盛集团(Ares)亚洲区总裁期间带领团队设立了人民币基金 。
今年11月 , 硅港资本宣布首只人民币基金“硅港人民币基金一期”完成募集 , 最终关账规模达到近10亿元人民币 。
合作多年的伙伴们觉得硅港的基金做小了 , “会耽误他做大项目 。 ”过往的基金管理工作中 , 何欣负责的基金多为10亿美元级 。
“这只基金会成为一个样板 , 证明我们的投资理念、投资方式是成立的 。 ”何欣说 , 基金规模对标的项目可投资额的限制客观存在 , 那么就用来自LP(基金出资人)的和产业合作方的联合投资满足 。
硅港资本有三位合伙人 , 除了PE/VC机构出身的何欣 , 还有具备成功创业经历的石磊以及有着多年产业投资经验的江宝林 。
差异化的背景让他们在案源拓展和投资决策时能够互为补充 。 何欣说 , 这也是硅港资本的一大重要优势 。
逆势募资近10亿元
硅港资本人民币一期的成立时间是2019年12月 , 并于次月在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 。
疫情拦阻了基金出资人现场尽调的脚步 。 即使创始团队是老兵新征 , 基金出资人面对“First Time Fund”的身份仍难轻易签下出资协议 。
因此 , 当基金募资超过最初的6亿元目标 , 并不断增长到近10亿元时 , 硅港资本的合伙人们是意外的 。
根据基金管理团队披露的信息 , 这只基金专注于全球早期、成长期的新兴科技以及人工智能科技应用领域 。 硅港基金获得了来自国内优质机构投资方的支持 , 包括市场化母基金及家族办公室、企业家等 。
截至当前 , 硅港资本已经完成16笔投资 , 包括华天软件、芯旺微电子、云徙科技、晓多科技、赛思电子、洛丁森、联讯仪器、中科融合等 。 按照当前的投资节奏 , 这期基金将在明年上半年完成投资 。
根据募资说明书 , 硅港资本一期基金的投资期为四年 。 这意味着 , 这期基金的实际投资工作将只用大约一半有余的时间 。
就像友人的评价 , 10亿的基金规模对硅港资本来说有些小了 。
然而 , 谈及未来 , 何欣告诉采访人员 , “以后募多大的基金 , 首先还是考虑那时团队的管理能力 。 ”
何欣是专业股权投资机构出身 , 经历过在多家公司和投资机构的历练 。 他忠于作为基金管理人的信义义务 , “有管理百亿资金的能力来募50亿基金还说得通 , 但只有管理10亿基金的规模募11个亿就是对出资人不负责 。 ”
他和团队希望成为前者 。
小基金撬动大资源
2020年初 , 硅港资本投出第一个项目 , 总部位于浙江嘉兴的赛思电子 。
赛思电子是一家同步时钟设备供应商 , 公司董事长许文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 , 后赴美攻读硕士学位 , 毕业后就职于多家知名高科技企业 。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了解到 , 赛思电子该轮融资的总规模为1.9亿元(包含老股) , 其中硅港资本的投资额为3000万元 。
何欣告诉采访人员 , 包括对赛思电子的投资在内 , 硅港资本的投资中超过90%都是领投 , 尽管在很多交易中他们不是投入资金最多的那家 。
硅港资本如何以小出资额赢得领投位置?要从他们的投资体系说起 。
11月17日在上海的采访中 , 硅港资本的演示文件上有张一分为二的饼状图 , 一侧标注“行业研究” , 另一侧写着“平台驱动” 。
所谓行业研究 , 是指深度挖掘行业投资机会 , 以专业投研团队深度聚焦行业研究 , 通过硅港投资平台验证投资假设、加深行业认知;所谓平台驱动 , 则是将LP、行业专家、研究机构、产业资本等汇聚到硅港平台上 , 分享投资机会、加深行业认知、整合资源 , 赋能企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