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 )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定义
行为导向是一种基于实际工作的教学方法,是以活动为导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职业教学方法 。
二、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要求
(一)根据专业、课程及课型选择不同的教法
行为导向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实际上包括模拟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角色扮演等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专业、课程、课型以及训练目标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
(二)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行为导向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主导或者说引导的作用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教学时间分配上,教师讲授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0%,70%以上的时间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 。
(三)树立“用教材”的教学思想
“用教材”要求教师对现有教材进行处理,除了根据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要求对教材内容及时进行适当增删外,在教学设计时还要具体对每个模块的内容进行处理,以应用为目标,根据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要求,打破教材体系,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思路,重新设计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 。
(四)教师要转变教学风格,做“主持人”
1.当好“主持人”的工作原则:
2.要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3.关注学生的优点,少讲不足;
(五)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
1.老师要为学生组织和编制好小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
2.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3.不断地让学生学会使用展示技术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六)按照职业活动的要求组织好教学内容
把与活动有关的知识、技能组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学习;教学要按学习领域的要求编制好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安排好教学程序;要事先确定通过哪些主题来实现教学目标 。
教学示例:
《机械基础》引导文法展示实例
⑴ 学习领域:齿轮变速、变向机构的工作原理
⑵ 任务描述:学生通过引导文,以团队的形式学习齿轮变速、变向机构的工作原理 。
⑶ 目标群体:技工学校一年级学生,六人一组,学习时间2课时 。
⑷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在专业能力方面掌握齿轮变速、变向的工作原理和运动规律 。方法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方法 。在 社会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
⑸ 获取信息:学生从教师所提供的资料(设备)获得信息 。
①一些齿轮变速、变向机构的教学挂图 。
②一些齿轮变速、变向机构的实物模型 。
③引导文 。
⑹ 提出问题:
①运用变速滑移齿轮的变速机构的运动规律和传动比的计算 。
②运用惰轮的变向机构的运动规律 。
⑺ 学习过程:
①制定计划: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引导文”,(引导文包括变速、变向机构 定义、工作原理及运动规律的介绍),并观察实物模型和有关教学图纸,研究相应的教学内容,可以向教师提问 。
②做出决定: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发挥团队作用 。
③实施计划:按引导文的要求对模型进行操作 。
④质量控制:教师巡视教学情况,给学生必要的指导;选定一名学生对讨论内容做好记录 。
⑻ 展示成果: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学习的成果,即变速、变向机 构的工作及运动规律 。
⑼ 评价:
①展示后各组对其他组进行评价 。(评价教学内容和展示技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