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 )


②教师评价:优缺点评价、补充 。


3、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一种运用典型案例,将真实生活引入学习之中,“模仿真实生活中的职业情境”,创作“剧情说明书”用来做详细的检查、分析和理解,帮助学习者像从业人员那样思考和行动的教学方法 。
二、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一)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必须舍得下功夫,做好充分扎实的课前准备,灵活地运用教学技巧来组织引导好案例教学 。
(二)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可分解,既要清楚通过案例解决管理领域内什么层次上的什么问题,又要明确体现出学员解决问题时所显现的能力水平;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态度的改变,又要考虑学生的条件和状况 。
(三)选择好教学案例 。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之一 。因此,在明确教学目标基础上,要选择适度、适用的教学案例 。所选的案例既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又要是教师自己能把握得了的案例,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的案例 。
(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在课堂策略上采取使学习者经验共享的方式,营造一个氛围,让知道者告诉不知道者,让不同经验得到交流、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充分分享来源丰富的各种信息,尊重和发挥学生的学习风格、使学生真正感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
教学示例:
《汽车交通安全》案例教学法展示实例
⑴ 介绍案例
教师将准备好的2个有关疲劳驾驶导致发生行车事故的案例,通过运用投影仪投影案例示意图,向学生全面介绍案例 。
⑵ 分组分析案例
将全班42名学生分成6组,每个组都对上述2个案例进行分析,要求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作好记录,代表小组陈述分析意见 。其问题为:
①事故的原因
②承担的责任
③预防发生类似事故的措施 。
⑶ 观察与启发
各组分析案例时,教师到各小组巡视,观察讨论情况,不发表任何意见 。教师在准备案例时估计到,学生有可能忽视疲劳对人的感知的影响 。所以在学生讨论中通过对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对疲劳进行阐述,如人疲劳时,眼睛会不由自主的闭上等,让学生了解疲劳对人的影响,有些同学立即得到启发 。
⑷ 陈述意见
学生对教师提出的3个问题进行阐述;指导学生认真吸取别人的成果,丰富和提升自己;限时发言,不批驳别人的观点 。
⑸ 知识整理
教师指导学生把案例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要点展示出来 。⑹ 评价总结
教师对各小组观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总结,要重视学生分析的思维过程,表述层次和结构,语言的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
⑺ 作业
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布置不同的习题,也可以是一些简单的案例 。




4、任务驱动教学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定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一)创设情境
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