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G 为元宇宙“ 保驾护航 ” ,科技巨头纷纷入局元宇宙
【武超则:5G应用三大方向,元宇宙、to B端、汽车产业链】当下5G应用的亮点也越来越多 ,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向来展开 。
一是最近大热的元宇宙 。 但实际上元宇宙这个概念早就产生了 , 这也是个泛在的概念 , 指的是在我们的社交娱乐、工作等交流形式上通过虚拟化、数字化叠加沉浸式体验 。 5G其实是元宇宙的基础设施 , 是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桥梁 。
而物联网作为元宇宙传感器端的入口 , 典型应用就是数字孪生 , 可以虚拟危险的环境 , 比如过去可能要真的要下到矿井里 , 但现在可以通过场景模拟来实现 。
这其中也会涉及大量传感器 , 未来传感器将会连接到我们生活中的各种设备 , 这些也是物联网终端的形态 。
也有人怀疑这是不是一个爆炒的短期概念 ,但其实这一轮最大不同点就在于 ,全球的科技巨头基本上都开始朝这个方向布局 , 但总体来讲 , 科技巨头的产业布局是比较激进的 , 尤其是Facebook 。
当然国内腾讯、字节等接下来也可能有类似的布局 。 因此从投资角度看 , 它的市场认可度、认知度都相对更高 。
5G应用场景大量落地于B端
第二 , 是仍具发展空间的to B端 。
首先5G自身这种高可靠度、低时延、大带宽的特征造就了未来整个产业链上to B的应用可能会更多 。
核心原因是 , 过去10年内to C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实现了大部分的智能化 , 但生产端目前还处在网络化和信息化的阶段 , 所以真正意义上像智能医疗等智能制造才刚刚开始 。
今年中国已经实现的几万个5G应用的落地场景中 , 大部分都是to B的 。 比如刚刚提到“数字孪生+”背景下的数字孪生矿山 , 以及农业、港口码头物流等领域 。 实际上5G 的to B场景已经开始大范围应用了 , 但可能由于投资者对于to B了解不多 , 就没有感知到这方面的投资机会 。
实际上对应的投资机会其实是很多的 , 像今年市场中的模组传感器、上游芯片中的MCU等都是有机会的 。 这些真正有成长性爆发的企业 , 其景气度、业绩、估值的表现基本都较好 。
智能座舱“ 打头阵 ” ,未来“ 杀手级 ” 应用还是自动驾驶
5G应用第三个方向——整个汽车的产业链 , 也是比较值得大家期待的方向 。 这方面有个大观点 , 即上半场电动化 , 下半场智能化 。
与当年手机的场景一样 , 汽车首先要实现硬件智能化 。 从手机行业来看 , 最终弹性(发展前景)最大的不是硬件本身 , 而是它所延伸出来的包括社交、游戏、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内容爆发 , 汽车应该是类似的 。
过去一年新能源车渗透率大幅提升 , 背后离不开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 ,未来的布局更多将围绕在车内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智能车方向 , 未来这方面的盈利模式、商业模式也会更多 。 所以硬件当下已经呈现出平价化 , 甚至是低价化 , 主要是为了把它终端的数量提升上来 。
一旦车从功能性走向智能化 , 基础条件就具备了 。而智能座舱是第一步 , 未来杀手级的应用一定是自动驾驶 。 目前产业链已经基本分化了 , 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节点 , 接下来 带动汽车链条的TMT行业也会有很大的投资机会 。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 , 今年的消费电子从过去锚定手机出货量转变为现在重点关注汽车电子景气度的提升上 。
今年大家关心主要在新能源中上游或者供应链上的公司炒作 ,往明年看 , 最开始肯定是硬件 , 比如摄像头芯片、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 电动车制造中的核心元件);这 之后会延伸到软件上 , 包括以高通和英伟达为代表的芯片延伸出来的一系列软件公司 , 真正开始在汽车里做应用; 再往后就是“车路协同” , 这也是5G的初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