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用户的渗透率超过30%是一个很重要的临界点 , 因此2022年将成为5G应用的真正起点 , 将从“硬创新”的准备周期逐步走向新一轮的商业模式创新 。 ”
“5G其实是元宇宙的基础设施 , 是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桥梁;物联网是元宇宙的传感器入口 。 各大科技巨头纷纷布局元宇宙 。”
“今年中国已经实现的几万个5G应用的落地场景中 , 大部分都是to B的 , 对应的投资机会也很多 , 像今年市场中的模组传感器、上游的芯片中的MCU等都是有机会的 。 ”
“5G应用亮点很多 , 从三个方向展开 ,一是最近大热的元宇宙 , 二是仍具发展空间的to B端 。 三是汽车产业链 , 上半场是电动化 , 下半场是智能化 , 智能座舱是第一步 , 未来杀手级的应用一定是自动驾驶 。 ”
“在科技创新大方向确定的前提下 , 在未来三五年 , 在中国的科技行业空间最大的还是国产化赛道 。 半导体、软件和数据安全值得布局 。 ”
“大家现在理解的6G主要是美国的Space X提出的星链卫星互联网计划 。 卫星辐射范围更大、组网的连贯性更强 , 相较于5G是更有优势的 。 但 5G和6G应该不是替代关系 , 而是共存和互补的状态 。 ”
“整个消费电子的产业链正往汽车电子的产业链上转 。 头部消费电子公司转型做汽车电子 , 无疑对其余公司是一种降维打击 。 ”
“今年汽车应该是长短结合 , 远期空间很大 , 短期的业绩和出货量应该也能够维持景气度 。 明年最看好的还是汽车智能化 , 包括从硬件开始的智能化 。 ”
“工业互联网中 , 比较有机会的还是先从硬件层开始 。 往后延伸 , 工业场景下它的数字化的需求提高了以后 , 软件的需求也会增加 。 长期看 , 空间最大的肯定还是在智能制造 。 ”
“5G应用衍生的商业模式创新的市场容量或将超过7万亿 。 ”
“围绕科技行业的上游包括半导体设备材料、芯片设计是值得大家布局的 。 ”
“国产化也不会一直停留在硬件上 , 往明年看 , 国产化的操作系统、软件 , 也是值得大家关注的 。 ”
“关于数据、网络安全的产品和对应的公司 , 接下来会从纯粹的政策驱动走向真正意义上的需求驱动 。 ”
“在汽车智能化产业链上 , 除了电子这些标的 , 往后延伸 , 软件也非常重要 。 ”
“全球大部分汽车智能化的软件的产业链都在往中国转移 , 所以这块也会培育出一些比较大的软件公司 , 是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 。”
11月18日 , 中信建投证劵研究所所长武超则在一场直播中作出了上述判断 。
文章图片
以下是投资作业本(微信ID:touzizuoyeben)整理的精华内容 , 分享给大家:
“硬创新”将走向新一轮商业模式创新 ,
2 022年将成5G应用起点
每一轮移动通信网络应用起来都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 , 一是基础网络的普及率的提升 , 二是终端渗透率的提升 。 5G应用也不例外 。
与4G不同 , 5G的终端不仅仅是手机 , 还包括汽车、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 。
目前5G用户数已经超过4亿 , 对应渗透率超过40% 。 如果从整个终端来看 , 5G对应的物联网终端比手机多了一个数量级 , 今年年底估计会超过1000亿个 , 终端渗透率也在大幅提升 。
按照3G的经验 , 终端用户的渗透率超过30%是一个很重要的临界点 , 因此2022年将成为5G应用的真正起点 , 将从“硬创新”的准备周期逐步走向新一轮的商业模式创新 。
从行业产值来看 ,每一轮技术创新大体都有这样的特征:三成硬件投入大致对应70%的应用创新产值 。 近几年三大运营商对5G基建的资本投资约1万亿 , 因此可以预估5G应用衍生的商业模式创新的市场容量或将超过7万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