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学科对话 加强融合发展(创新谈)

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都产生于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 ,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 两方面相互融合 , 既是学科发展必然 , 也是现实所需
日前 , 以“冬奥:科技、人文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21年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高峰论坛举行 。 这场论坛集聚自然科学界和哲学社会科学界专家的智慧和力量 , 不仅是一场关于冬奥会的学术盛宴 , 更是两界专家学者主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的体现 。
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都产生于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 , 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 两方面相互融合 , 既是学科发展必然 , 也是现实所需 。 尤其现代科学的发展 , 越来越显现出综合化和整体化特征 , 越来越表现出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融合性和交叉性 , 更需要开展对话交流 , 加强融合发展 。
反之 , 如果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两张皮” , 则会使人视野狭窄、思维被缚 。 比如 , 在一些具体研究过程中 , 搞作物育种的专家不关心也不了解农业历史 , 搞人文研究的专家对一些自然科学原理和科技发展一知半解 , 这些都不利于创新活力的进一步迸发 。
从学科发展规律看 , 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融合发展 , 可以增强驾驭大量复杂问题的能力 。 一些重大突破、新学科的产生 , 常常在两者彼此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实现 。 自然科学范式特别是数据思维进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 , 是跨学科研究的重要趋势 , 如经济学中数学模型的运用、社会学中的调查统计分析等 。 哲学社会科学特有的研究方法如体验、理解、解释等 , 是不可或缺的认知方式 , 对自然科学同样有重要价值 。
从外部发展环境看 , 自然科学发展是思想解放、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利器 。 新文化运动中现代科学以“赛先生”的面目被引入中国 , 为当时的中国注入新的文化要素 , 有力促进了科学启蒙和思想大解放 。 同时 , 哲学社会科学也通过优化人文环境、普及科学理念 , 在促进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
从一些科学大家身上 , 更能看出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紧密联系 。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曾说:“艺术和科学的方法和重要性是一样的 , 它们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 ”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如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梁思成等都是“人文大家” , 具有极高的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素养 , 这成为他们取得科技成就的一项重要支撑 。
加强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融合发展 , 一方面要让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携起手来 , 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 。 另一方面 , 要在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和科技奖励中 , 适当增加交叉学科的比重 。 最根本的还是要引导学生克服对学科认识上的偏差 , 加强通识教育 , 培养更多文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
【开展学科对话 加强融合发展(创新谈)】作者:蒋建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