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被罚,危及快手( 六 )


然而 , 短短几天后 , 11月1-3日期间 , 欧莱雅开始在官方旗舰店送“满999元减200元”的优惠券 , 同样是50片面膜 , 只需要257.7元就可入手 。 大量消费者涌向欧莱雅的客服后台 , 希望品牌能够退差价 , 但一位欧莱雅客服却回应称 , “李佳琦说是低价就是低价的吗 , 李佳琦也是个打工人而已 , 根本不能退差价” , 致使众多消费者投诉欧莱雅 。
这种主播与品牌方的“价差事故”不止一起 。 据媒体报道 , 在四川方策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刚看来 , 商家有自主经营的权利 , 如果商家仅仅是“不同优惠券不同价格”、“不同直播间不同价格” , 只要价格在合理的区间 , 那就是一种正常的商业行为 , 不构成欺诈 。 但如果宣称“全年最大力度”(优惠)后推出更低价格的商品 , 那么这种行为不仅涉嫌欺诈 , 还违反了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自去年开始 , 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直播电商的管理 。 今年5月 , 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的《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将“台前幕后”各类主体纳入监管范围 , 明确细化“人、货、场”的权责边界 , 进一步压实各方主体责任 。
根据《直播电子商务平台管理与服务规范》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 , 当直播主体存在虚假宣传、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伪造产品的产地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假冒商标专利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时 , 将对直播主体实施相应的处罚 。 同时 , 要对直播营销人员服务机构、主播以及商家等建立信用评价体系 。 直播过程视频信息和文本信息保存不少于3年 , 直播营销活动的回看功能宜对消费者开放 。
经历几年的野蛮生长后 , 直播电商虽获得了快速发展 , 但暴露了许多问题 。 淘宝、抖音、快手等一众平台 , 目前均已在直播电商领域建立起用户心智;但生态越做越大后 , 产品、平台、主播、售后等问题也频发 , 平台自身的章程迭代及重拳治理已然不够 , 更需要监管的入局 。
直播电商正在回归常态化 , 平台、品牌方、MCN机构、主播都需要认识到 , 直播电商依然需要遵循电商的基本逻辑 , “人、货、场”三个环节都需要重视 。 如今的直播电商已然不能以收割短期流量的心态入局 , 而是要抱着长期经营的心态 , 规范带货、完善供应链、服务好消费者 , 才是发展的长远之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