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元宇宙”本身天然地带有一些道德伦理上的风险 。 资本剥削、无政府状态下的政治风险、舆论危机、伦理道德、隐私、知识产权等等 , 这些对于传媒业而言 , 都是尤其需要审慎的对象 。 [8]
当下 , 一些盲目利用新概念“蹭热点”的乱象已经出现 。 一些高价的“元宇宙”培训班 , 不少人趋之若鹜 , 生怕错过了风口 。有网友表示:“元宇宙赚不赚钱不知道 , 反正搞元宇宙培训的已经赚钱了 。 ”可是在“元宇宙”的现状下 , 又有几个人能对元宇宙作出权威的论述呢?更何况是培训 。有课程用户反馈:“几节课都在重复讲元宇宙的概念 , 但概念讲多了反而更不懂什么是元宇宙了 , 而且对未来的应用方向讲的不清楚 , 上完课之后唯一知道的是元宇宙是一个虚拟世界 。 ”
再有 , 带有“元宇宙”标签的企业 , 股价迎来了一波大涨 , 也引发了监管部门的注意 ,并开始加以限制 。日前 , 深交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向佳创视讯下发关注函 , 要求说明公司VR业务与元宇宙概念关联性、在元宇宙方面的布局情况 , 是否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的情形 。
“目前 , 蹭元宇宙概念的公司多 , 而且真假难辨 。 虽然几乎所有人都确定 , 元宇宙将是未来 , 但究竟何为元宇宙 , 人们尚未达成共识 。 ”这是百度副总裁马杰刚刚在《AI呀 , 我去!》活动上分享的对于元宇宙的看法 。
文章图片
百度公司近日推出“希壤”App
前文已述 , “元宇宙”作为一个概念先行的事物 , 市场和产业可以也应该主动发挥想象 。 但若是想象过于牵强 , 则不免就有蹭热点的嫌疑 。 而对于新生的事物来说 , 过多的炒作也会降低大众对它的信任和评价 , 甚至可能带偏整个产业的发展方向 。 产业的健康发展 , 还是需要政府、企业、个人的审慎面对 , 杜绝炒作 。
参考链接:
[5]《从NFT到元宇宙:前沿科技重塑新闻传媒业的路径与愿景》 , 青年采访人员 , https://mp.weixin.qq.com/s/s67mbstjDDUOq86DIfGv9Q
[6] 《从NFT到元宇宙:前沿科技重塑新闻传媒业的路径与愿景》 , 青年采访人员 , https://mp.weixin.qq.com/s/s67mbstjDDUOq86DIfGv9Q
[7] 《从NFT到元宇宙:前沿科技重塑新闻传媒业的路径与愿景》 , 青年采访人员 , https://mp.weixin.qq.com/s/s67mbstjDDUOq86DIfGv9Q
【当传媒业遇上“元宇宙”:这一片蓝海,谁能给出权威论述呢?】本文作者:徐彦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