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每走一步都像笨拙的亲吻
作者 | 凌梓郡
编辑 | 诗婕
【穿上「钢铁战衣」走路后,我看见另一个世界】很长一段时间 , 脊髓损伤在科学上被认为是不可逆的 。 生长在人脊椎里的中枢神经 , 损伤后也不再恢复 。 人的功能丧失 , 就像断裂的电路不可以再传递信息 。 不过上世纪 90 年代的研究发现 , 重复的踏步动作可以让「断电」脊髓重新控制运动 。
2003 年 , 在清华精密仪器系攻读博士后的帅梅开始了「仿人机器人」(humanoid robot)的学术研究 。 六年后 , 在先前基础上 , 她将研究的目标转向了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 2016 年 , 她创立了大艾公司 , 其所生产的外骨骼机器人被运用在临床实验中 , 对脑瘫、截瘫患者起到了明显的疗效
今年 11 月 , 我在大艾体验了外骨骼下肢 。
01
「15 年不如这 5 天」
以膝盖为分界点 , 我被量了小腿和大腿的长度 。 座椅一样的器械调好 , 我就坐了进去 , 脚、膝盖、大腿、腰部、肩膀全部被绑带固定好了 。 随着身体被机器一点点牵引至站立 , 我有些兴奋 , 人体就这样便能和外骨骼下肢「共生」行走 。
位于北京大兴区的大艾公司也是一个康复训练基地 。 办公区下一层 , 地面被贴纸划分为几个区域 , 十几台外骨骼机器人靠墙摆放 , 每天都有病人来这里训练 。
对我而言 , 试穿这些外骨骼机器人是一次「特权」 。 它们的功能在于帮助瘫痪或行走不便的人群进行下肢康复 。
「落地的时候重心可能会向前倾一下 , 不用害怕 。 」一直陪同的小满对我说 。 她是大艾的实习生 。 陪其它瘫痪人士第一次试用时 , 她总这样习惯性嘱咐 , 不过于我有些多余 。
从腰肢以下都像被树藤缠绕着 , 也像被一只巨掌握住 , 重心轻微晃动 , 我几乎无觉察 , 但是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而言 , 乍一站立 , 很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
站立是人基因中的本能 , 行走也是 。 当我使用助力模式 , 机器给力 60% , 剩下 40% 靠自己 。 每次用力蹬步 , 碰到地面 , 脚底的喜悦就像本能一样传来 , 期待着下一步 。 每一步都像一个笨拙的亲吻 。
文章图片
试穿大艾机器人 | 极客公园现场拍摄
「我这 15 年活得不如这 5 天 。 」大艾机器人 CEO 帅梅记得很清楚 , 2018 年 , 15 岁的小姑娘安琪 , 对她说了这句话 。 那时候安琪选择在高二下学期休学 , 有了时间来公司集中训练 。 使人意外的是 , 仅仅训练了 5 天后 , 她就可以穿戴下肢机器人拄拐自主行走 。
「高考对我来说确实挺难的 , 而且就算我考上了 , 身体条件也不允许我去读」 。 由于大脑运动区域先天欠发育 , 写字对她来说是不那么容易 , 在规定时间里用手把考卷写完就是一个挑战 。 现在安琪 19 岁了 , 聊天时 , 她骄傲地向我展示字迹工整的笔记本 , 最初学写字时 , 她写一个字要花 40 分钟 。
妈妈比喻 , 女儿的状态是「脑细胞无法支配身体的零件」 。 由于出生半个月才确诊脑瘫 , 没有及早干预 , 一两岁时 , 医生对安琪希望仅仅是:日后能够坐起来、双手做到合掌的动作就行 。 一家人一直努力康复 , 但是没有什么训练手段能够教会她走路 。 大约 7 年前 , 她在康复中心尝试过一次用拐杖 , 完全站不住 , 整个人往后倾倒 。 「然后大家就知道 , 安琪不行 。 我就再也没有用过拐杖了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