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尽头是电商( 五 )


内容社区有一个由社区调性、商业化、增长构成的“不可能三角” , 即三个目标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 。 调性是社区平台区别于其他的典型特征 , 也极有可能成为规模增长 , 以及商业路上的绊脚石 。 比如B站在寻求“破圈” , 扩大用户时 , 就有老用户心寒于B站正在“抛弃二次元” 。 如今内容社区平台做电商 , 也在遭到调性的反作用力 。
电商给知乎带来了新的盈利想象空间 , 也给一部分用户带来了收益 。 比如数码答主熊猫告诉燃财经:“目前每个月带货的收入大概是2000元 。 因为数码产品的佣金比较低 , 化妆品和零食等佣金比较高 。 同时 , 每个产品的佣金并不固定 , 其中知乎会从佣金中抽出三成 , 剩下七成是创作者所有 。 ”
但伴随着商业化步伐的不断扩大 , 也有不少老用户感受到的是社区氛围的弱化 。 提起知乎 , 老用户都在怀念以前社区的高质量 。 “2015年、2016年是一个分水岭 。 在这之前 , 知乎真的配得上高质量这个词 , 那个时候我还会上知乎讨论学术问题 。 ”卡农回忆 , 随着知乎“破圈” , 越来越多人加入知乎 , 高质量内容的比例也被稀释了 。
“这几年 , 知乎在商业化方面的尝试 , 确实损伤了部分用户体验 。 比如 , 视频赛道火起来了就加视频回答 , IP文创产品火热了就做产品……”陆洋无奈道 , “最近打开知乎简直抓狂 , 很多回答里都穿插着一些商品链接 , 还有一些明显是软文 。 ”
“我理解要破圈 , 要有更多的用户 , 但破圈也有副作用 。 以前我用知乎 , 是因为这里有高质量的内容产出 , 哪怕有人推荐好物也觉得是真实可靠的 。 现在 , 我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筛选信息 , 对知乎的信任度也降低了 。 ”陆洋表示 。
同时 , 做电商也不是一件易事 。
在用户心智方面仍需要突破 。 比如卡农提到的已有购物习惯 , 若非有强烈冲击则难以改变 。 并且“曾经用户购物会看知乎的分析 , 然后去淘宝、微信下单 。 但这是基于知乎是独立第三方 , 大家认为它可信、可靠 。 现在上线自营电商 , 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种草的效率 , 因为大家会怀疑这是广告 。 ”
【互联网的尽头是电商】平台自身也需加强建设 。 在供应链方面 , 知乎主要使用社会化资源 , 比如 , 娱乐资本论报道指出 , 知乎上线的商品为跟京东合作拿货 。 自媒体“雷科技”在体验中也发现 , 商品发货快递显示“京东快递” 。

互联网的尽头是电商

文章图片
图5/5
图 / “知乎福利站”订单页面来源 / 燃财经截图
在购物页面及售后、服务方面亦不完善 。 11月10日 , 燃财经体验了“知乎福利站”的自营商品购买过程 。 平台设置的购物逻辑链条比较简单 , 比如 , 最重要的客服和售后环节 , 下单后的订单页仅有一个“联系客服”按钮 , 无法自主进行退款等操作 , 只能通过客服 , 而客服回复时间并不一定及时 , 常有需要三五分钟才能对话的情况 。
和“雷科技”购买物品由京东派送不同 , 燃财经的两个订单 , 一个由中通快递承运 , 一个由邮政快递包裹承运 。
“做不做得好是一个问题 , 能不能做大又是另一个问题 , 现在得物、当当可以说做得不错 , 但也就几十个亿(GMV)的规模 。 而能做到万亿的也就淘宝、京东、拼多多 。 ”庄帅直言 。
而且在吴生来看 , 现在入局电商 , 也不是一个好时候 , “卷 , 太卷了 。 因为电商已经非常成熟了 , 用户就那些 , 而商家却越来越多 。 现在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商家 , 都不好做 。 最近淘宝和拼多多还在抢用户和商家 , 新商家入驻会给曝光扶持之类的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