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脂蛋白持续升高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如何调节?
【低密度脂蛋白持续升高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如何调节?】人血液中的脂类不能单独存在,需要与某些脂蛋白结合才能溶解在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是与血液中的胆固醇结合的脂蛋白,血液中的胆固醇主要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将我们血液中的胆固醇转运到周围组织供身体吸收利用。
在检查的指标中,有一项叫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通常是评价血脂健康和血脂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最重要指标。如果你每年体检,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逐年增加,接近上限(一般为3.4mol/L),那你就真的要注意了。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往往伴随着总胆固醇的升高。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体内开始出现脂类的基础代谢,多余的血脂无法更有效的代谢和排泄,胆固醇的合成和吸收可能过多。这种多产少排的问题,最终导致血脂升高的问题,表现在检查指标上。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人体血脂中的主要胆固醇,在心脏病学中通常用作血脂的重要指标来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主要是因为这个值超标,说明血液中的血脂水平已经超出了健康范围,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高浓度会引起血管壁的炎症反应,从而导致血管壁内膜的损伤,损伤的粗糙内膜会导致更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沉积。如果长时间不,还会继续这样发展下去。最终会在血管壁下形成一个黄色的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核心,被其他血管覆盖,这些血管是由纤维蛋白等凝血成分形成的“纤维帽”。这是我们血管内斑块形成的全过程,会导致血管狭窄,同时逐渐导致血管硬化,从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因此,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导致血管斑块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如果一直居高不下,就要引起重视。
为什么会出现血脂代谢异常,年龄的增长,家庭遗传等因素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但除了这些不可控因素外,中的不良习惯也是导致高脂血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危险因素。所以,如果你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体检期间每年都在上升,并且没有及时超标,那你也应该在生活中开始干预控制,控制肥胖,加强锻炼,清淡饮食。注意少吃高油高脂的垃圾食品,戒烟、限饮、戒酒,这些都是对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益的生活干预。坚持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中青年人血脂偏高的情况下,往往对降血脂有很大的作用。
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标,甚至超过4.9的情况,可评价为10年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超过10%的高危患者。如果超标(> 3.4)但不超过4.9,也属于高危情况;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风险评估,有时需要综合一些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如高血压、肥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总之,如果LDL胆固醇超标,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大,不可能通过生活调理控制有效降低LDL胆固醇,所以要考虑在加强生活调理的同时,多服用控制血脂的药物。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也是最基础的药物。他汀类药物的选择和服用以及用药风险的注意事项我们已经讲了很多,这里就不多说了。
总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持续升高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示,要充分重视血脂升高的问题,积极干预和控制血脂异常的问题,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才是正确的健康态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