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风口中的年轻人( 二 )


“之前聊了几家 , 目前还没有决定 。 ”
或许是有了另谋他处的打算 , 李纳开始放飞自我 , 一面儿四处打听新工作 , 一面儿钻研摸鱼技能 。 在此期间 , 他解锁了职场摸鱼三大技能:接水、抽烟、上厕所 。
另一位车企员工王某的经历告诉我们 , 蹲坑在特殊情况下会比较伤身体 。 “公司洗手间装的坐便器 , 我坐久了蹲出一屁股痔疮” 。 有了血的教训后 , 王某只能重拾抽烟技能 , 据他介绍 , 抽烟还让他和主管成为了好哥们儿 。
职场摸鱼的要义是把握信息不对称 。
据李纳观察领导也摸鱼 , “领导中午才到公司 , 你不可能问他上午去哪儿了;下午3点不在办公室 , 人家可以说自己面人去了 , 鬼知道他是在咖啡厅里跟人唠嗑还是面试” 。
不巧的是 , 他有一次在公司楼下的咖啡厅碰到了同在摸鱼的领导 , 二人默契地相视一笑后 , 李纳拿着咖啡便匆匆离开了 。
很少有人知道一个事实 , 在车企彼此妥协是最重要的 , 甚至连车本身也是妥协的产物 。 由于业务部门过于垂直 , 且随着传统车企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 ,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人涌入车企 , 冲突与争吵更是常态 。
“老子不蹲格子间”
林娟很幸运 , 她前几年就加入了一家造车新势力 , 做HR期间她目睹了传统车企人与互联网人水火交融的全过程 。
“无时无刻不在冲突之中” , 林娟认为自己在冲突中学到了很多 , 比如脾气变得和缓 , 遇到选择时不会立即表态 。 她记得有一次 , 公司新入职了一位来自传统车企的同事 , “头一天薪资、岗位都谈好了 , 可第一天上班就闹情绪了” 。

造车风口中的年轻人

文章图片
图3/5

“我没有独立办公室吗?”那位老哥看到人事将自己安排到某个格子间时 , 当场直呼上当了 , “老子不蹲格子间” , 言毕 , 径直找林娟要说法 。 林娟不知所措 , 一边宽慰一边给老哥递来一杯水 , 花了好长时间才让他平复下来 。
女性往往在车企内有着男性不具备的优势 , 一句问候、一个微笑 , 都能将冲突化解于无形 。 林娟因此和许多同事保持了比较好的私交 , 可即便如此 , 还是免不了因为工作而产生龃龉 。
比如与其他部门协调时 , 遇到一些来自传统企业的同事 , 效率会很低 。 “要我以部门的名义 , 带着title先给他发邮件 , 然后还要老板的批条 。 ”
同绝大部分行业一样 , 层级化与部门模块化在车企内部很常见 。 林娟的经历表明 , 层级化虽然有助于落实责任 , 可是难免会因为“教条化”阻碍业务推进 。 而在一部分传统车企人眼中 , 部门模块化也同样会造成阻碍 , 轻则伤感情 , 重则耽误创新 。
“车间有时候就像大型甩锅现场” , 林欢是一名传统车企工程师 , 他详细地回忆了一次自上而下的争吵 。
当时是和某互联网企业合作 , 两边商业负责人好不容易达成一致 , 轮到项目经理推动落地 , 结果两边就因为理念不同大吵一架 。 “他俩一整天没说话 , 但没办法 , 大Boss合同都签了 , 谁阻挡谁就被开 , 两个经理第二天只能厚着脸皮继续谈 。 ”
几天下来 , 总算商量出个一二三来 , 来自互联网的项目经理程某开始到各个工作室协调 。 他提出要给座椅加个零重力 , 从而乘客提升舒适度 , 没想到噩梦才刚刚开始 。
“一般做具体事情的人是吵不起来的 , 结果当时几乎所有工作室都被卷了进来 。 ”
【造车风口中的年轻人】“程经理去找电控部门 , 人家说得把车内空间解决了才行 , 于是他又去找做车内空间的部门 , 车内空间部门说这涉及到内饰 , 又把他推给内饰部门 。 ”就这么一步步从内饰又到了工程尺寸 , 程经理把几个部门轮了个遍 , 情绪有些崩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