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 看见生活 | 为好奇心拍摄抖音
被知识点燃的科普博主 , 用科普短视频点燃下一个人
文章图片
文 | 《财经》实习采访人员 郑可书
编辑 | 刘以秦
为什么人的头发自然卷?猪笼草如何捕食?蚊子如何叮人?对于这些问题 , 父母不一定能给出答案 , 但一间地处北京通惠河边的工作室可以 。
在这里 , 你能找到各类稀奇古怪的卡通模型:一个自然卷的方脸小人 , 头发是钢丝球做的;一棵猪笼草 , 笼身与笼盖是垃圾桶做的;还有放大上百倍的蚊子 , 腹部内置一管空注射器 , 前接一根插入液体的导管 , 活塞轴一拉 , 液体进入腹部 , 就能模拟蚊子吸血的过程 。
工作室的主人 , 是前电视台科普节目策划宁原;在抖音上 , 他是拥有600余万粉丝的科普博主“模型师老原儿” , 擅长使用手工制作的模型讲解知识——《“你的头发咋回事”的模型》讲自然卷的成因 , 《“张嘴流口水的猪笼草”的模型》讲猪笼草捕食昆虫的原理 , 《“蚊子叮人”的模型》讲蚊虫吸血的过程……有观众评论:“最别出心裁的科普视频 。 ”
文章图片
工作室里 , 宁原和他的模型们 。 拍摄/郑可书
在抖音上 , 聚集着一批像宁原一样 , 具有专业背景的科普博主:严伯钧是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硕士 , 讲解物理学知识与科学界动态 , 解读热点背后的科学原理;“三一博士”薛恒潇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长安大学讲师 , 善于分享大坝建设、火箭炮原理等工程学内容 。
在短视频平台上做好科普并不容易 。 博主们需要提前完成大量的案头工作 , 确保自己已理解透彻 , 再将内容加以提炼 , 在1至3分钟内讲清一个知识点 。
随着专业科普作者的聚集 ,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抖音增长见识 。 今年10月 , 抖音发布《2021年抖音泛知识内容数据报告》 。 报告显示 , 2020年8月31日至2021年8月31日 , 抖音上的科普类视频总数增加207%;泛知识内容播放量占平台总播放量的20% , 年同比增长74% 。
知识的传播载体一直在变化 , 从最早的龟壳、竹简 , 到纸张、书本 , 再到影像、音频 。 今天 ,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载体 , 具备简单、有趣、互动性强的特点 , 能够快速激发兴趣 。 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也正在成为记录、传播和学习知识的平台 。
今年11月 , 《财经》采访人员采访了宁原、严伯钧、薛恒潇三位科普博主 。 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 , 知识是美的 , 而他们愿意理解、分享这种美 。
抖音带给他们收入 , 也带给他们实现意义的可能:在伪科学肆意传播的时代 , 他们得以发挥好奇心与钻研精神 , 还原知识的有趣面目 , 并通过抖音 , 影响更多的人 。
成为科普博主
宁原35岁 , 生着两根粗粗的黑眉毛 , 说起话来字正腔圆 , 最爱的动画是《机器猫》 。 他从小就爱鼓捣模型 , 刻章、做木相框;写着作业 , 也会走神去研究自动铅笔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 。
小时候的影子 , 至今还在宁原身上闪现 。 他习惯四处观察材料的质地 。 路边的广告牌被风扯下一块碎布 , 他捡起来 , 研究上面的纹理;工作室最近在装修 , 他没事儿就和师傅们闲聊 , 问他们用的什么材料、325的水泥和425的有什么区别 。
宁原的另一重身份 , 是前科普节目策划、模型师、出镜主持人 。 2019年初 , 他从工作10年的电视台辞职 , 成立模型工作室 , 承接电视节目科普模型的制作工作 。 一年后 , 新冠疫情爆发 , 禁止聚集的规定 , 掐断了节目的录制 , 也掐断了工作室的生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