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6亿用户的QQ,想要留住00后( 二 )


90后和00后使用QQ , 一般是从学生时代开始 。 无论是高中开始上网 , 还是大学才拥有第一部手机 , 年轻人和同学、网友的社交总是始于QQ 。 对学生来说 , QQ群的相册、大文件存储等功能远远优于微信群 , 无论是保存同学合影这种社交资料 , 还是保存PPT等学习资料 , QQ群都更有优势 。 在网友社交方面 , QQ也更有利于社交圈子较窄的学生结交网友 , 弥补日常兴趣社交的匮乏 。
大学毕业 , 开始读研或进入职场后 , 年轻人开始学会迎合只用微信的教授和领导 , 一部分人逐渐放弃了QQ , 只用微信和生活中认识的人交往 。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 , QQ仍然不可或缺 , 是一个重要的社交软件 。
南京的大学生网友“素琴”仍然保持着使用QQ的习惯 , 她刻意把微信和QQ分开 , 微信只加生活中认识的亲朋好友、老师同学 , QQ加的则是游戏好友、代练和早年在论坛、贴吧读书会认识的好友 。 对她来说 , 虽然上学时在实验室的生活很忙碌充实 , 但QQ还是对她有着特殊意义 。
与微信的“面对面建群”和拉人入群不同 , QQ群可以直接按关键字搜索 , 这就更方便精确寻找自己想加的群 。
大学时期 , 素琴开始玩古风端游“剑网3” , 在剑网3的圈子里 , 寻找代练、交易金币和外观、交流游戏技巧都很依赖QQ群 , 只要在“关键字搜索”中打出自己所在服务器、门派的名字 , 就可以立刻加入组织 。 QQ群保存文件的功能 , 也让大家能够把各种游戏攻略上传到群里 , 供新加入的群友随时查阅 。
在QQ群里 , 素琴认识了很多在历史文化、古风游戏方面和她有共同兴趣的网友 , 偶尔也会和关系很好的网友交换微信 , 但他们主要的社交场合仍然是QQ群和空间 。 很多网友是和她同龄的90后、00后 , 她们在学生时代就已经认识 , 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 。
为了保持用户黏性 , QQ在聊天界面推出了装饰品“火花” , 只要私聊连续互发消息七天 , 就可以在对方的昵称旁边点燃火花 , 并记录两人连续聊天的时间 。 素琴有四五个每天续火的好友 , 为了续火 , 大家总是会互相分享一下生活中的趣事、新收集的表情包 , 渐渐地 , 在QQ上互相陪伴就成了一种习惯 。
在这个网友圈子里 , 偶尔有人会选择“现充” , 忙于现实生活中的学业和工作 , 头像变灰很长时间 , 只在微信上和几个关系密切的网友偶尔联系 , 但他们只要开始重新打游戏 , 立刻就会回到QQ群 , 和大家交流游戏经验 。
对一部分年轻人来说 , 朋友圈和QQ空间都是展示日常生活和感悟的平台 , 但素琴一直坚持泾渭分明:她从不刷也不发表朋友圈 , 微信只用作日常联络工具 。 对实验室里一起工作的老师、同学 , 她希望保留一种边界感 , 隐藏起自己的业余生活 。 她逛商场、打卡饭店的照片 , 游戏截图和最近阅读的书 , 都只会展示在QQ空间里 。
QQ空间开发于2005年 , 在博客兴盛的PC端互联网年代 , QQ空间可以写日志、上传图片、发表较短的说说 , 现在 , 素琴和她的朋友们已经不再写日志 , 对他们而言 , QQ空间更像一个私密版、功能更加齐全的微博:可以仅对QQ好友展示 , 只要花10元开通黄钻贵族包月 , 就可以根据个性选择不同的装扮 。
素琴和许多朋友仍然开通着黄钻贵族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他们渐渐觉得每月10元的资费不像从前那样昂贵了 , 而它提供的个性化装扮十分美观 , 能够让用户感觉物有所值 。
QQ空间至今没有被淘汰 , 是因为它及时完成了从PC端到手机端的革新 。 2013年以来 , QQ空间推出了许多基于手机端的外观 , 如头像装扮、封面、主题背景等 , 古风、动漫、手绘卡通插画等不同风格应有尽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