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调查人员失联遇难,哀牢山究竟有多凶险?

本文专家:闫丽娜 , 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副教授
距离云南4名地质调查人员失联事件已过去多日 , 哀牢山 , 云南中部这座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山一下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 。
事件回顾
2021年11月13日 , 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地质调查人员在哀牢山开展野外工作时失联 。 经过多日多方搜救 , 这4名工作人员于11月22日早晨被发现 , 不幸的是4人已全部遇难 。
哀牢山是一座什么山?为什么4名具有一定野外生存能力的专业人员会同时遇难?野外遇险该如何保护生命安全?今天一起来解开这些疑惑 。

地质调查人员失联遇难,哀牢山究竟有多凶险?

文章图片
图1/8

哀牢山是一座什么山?
哀牢山是位于云南中部的一条弧形山脉 , 全长800多公里 。 北西至南东走向 , 平均海拔由2500m降至1000m , 主峰海拔为3166m 。 哀牢山既是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两大地貌区的分界线 , 也是红河与澜沧江流域的分水岭 。
【地质调查人员失联遇难,哀牢山究竟有多凶险?】哀牢山受红河断裂带新构造活动的控制 , 东坡的相对高差大、坡度陡 , 山体破碎 , 降雨有垂直分带的特点 , 地质环境比较脆弱 , 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

地质调查人员失联遇难,哀牢山究竟有多凶险?

文章图片
图2/8

哀牢山及其邻近地区构造与地貌略图 来源:王二七 , 樊春 , 王刚等 。 滇西哀牢山-点苍山形成的构造和地貌过程 , 第四纪研究 , 2006
哀牢山地区原始森林资源极为丰富 , 是全国最大的原始常绿阔叶林区 。 这次4名地调人员遇难的区域 , 正处于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 , 是原始森林无人区 , 地形地貌尤为复杂 , 山林极为陡密 , 多悬崖峭壁 。
哀牢山地区气候独特 。 由于森林茂密 , 即使外面天气晴朗、艳阳高照 , 在原始森林深处 , 也可能浓雾密布、阴雨绵绵 , 甚至光线极暗、漆黑一片 , 很容易使人失去方向感 。 一旦迷路 , 很难能找到原来的路 , 行动可能比想象中更困难 , 导航通讯设备失灵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 而且山中会有溪流、山沟等危险因素存在 , 如果连日雨天还会遇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

地质调查人员失联遇难,哀牢山究竟有多凶险?

文章图片
图3/8

另外 , 此时哀牢山正是入冬时节 , 山里昼夜温差大 , 白天20摄氏度左右 , 晚上则可能降到7-8度 , 近日连续降雨 , 林中雾大致使能见度极低 。 在这样的条件下 , 夜里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躲避降雨和寒冷 , 很可能面临失温的危险 。
此外 , 哀牢山地区野生动物资源也很丰富 。
近年来 , 野外地质调查事故时有发生
2016年7月8日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李祥龙博士在甘肃河湟地区进行地灾调查时 , 因探槽壁突然崩塌 , 不幸被埋遇难 。
2018年7月30日 , 西南石油大学5名师生在新疆野外地质考察时 , 突遇泥石流灾害 , 1名老师和3名学生遇难 , 1名学生幸存 。

地质调查人员失联遇难,哀牢山究竟有多凶险?

文章图片
图4/8

野外地质工作为何很危险?
地质考察往往要“攀无路之山” , 因此野外地质工作具有一定危险性 。
一般来看 , 野外地调工作具有高度流动、分散等特点 , 自然条件、环境、气候、技术装备、作业管理过程等因素会直接导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 同时 , 地质人员面临着艰苦的工作环境和不可预估的突发状况 , 包括地质灾害、天气变化、遭遇危险野生动物、从高处坠落、迷路、失温、饥饿脱水、高寒缺氧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