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做完之后就看不到检查报告了。我教你看胃镜报告

在上消化道疾病方面的价值已经得到了认可,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是无痛胃镜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当患者拿到体检报告,医生没有给出充分的解释时,报告上的一些专业术语无疑会让刚刚遭受痛苦的患者感到困惑。今天边肖将教你如何理解胃镜报告。

一、胃镜报告
胃镜检查报告通常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胃镜检查结果,是医生在检查过程中对胃镜检查结果的客观记录,包括消化道各部位的情况,如食道、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十二指肠球部、十二指肠降部等。,如充血、水肿、溃疡和新生物,这些通常用部位来描述。如果有溃疡,描述溃疡的大小,是否有出血,是否可能是恶性病变等。如有新生物,应描述其大小、位置、累及范围、质地、易出血、胃腔狭窄等情况。第二部分是胃镜诊断,一般写在报告最后。常见诊断有食管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癌、食道癌等。许多报告还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存在与否。胃镜诊断,加Hp(+)或Hp (I)。前者表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者表示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如果检查结果是食管炎、胃炎、胆汁反流等。,你可以根据自己是否身体不适来决定是否去看医生;如果同时做胃镜(即从胃部取少量,在显微镜下检查),可以等病理报告后再看医生;如果检查结果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道溃疡,需要当天或第二天就诊。医生可以根据上述诊断给予及时治疗。需要强调的是,对于胃溃疡患者,尤其是胃溃疡较大、上胃溃疡、溃疡周围肿胀、溃疡性质不确定(溃疡性质往往写在报告中确定)的患者,治疗后需要随访;如果检查结果是食道癌、贲门癌、胃癌,可以边等病理报告边去胸外科、普外科。

二、胃镜检查后的病理报告
胃镜的病理报告通常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接收的组织标本的位置和数量。第二部分描述组织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和分布,如胃窦和体粘膜内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浸润,有无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食管鳞状细胞增生等。第三部分是病理诊断,如食管鳞状细胞癌。

三、如何处理胃镜报告与病理报告的矛盾
内镜诊断慢性胃炎,病理诊断轻、中、重度慢性胃炎,是否伴有肠化生、不典型增生,是否有萎缩,以及有多少。通常胃镜报告和病理报告的结果是一致的,相互印证,相辅相成的。但是,有时候两者也有不一致或者矛盾的时候。胃镜报告胃癌的,病理报告为慢性胃炎;或者慢性胃炎胃镜报告,胃癌病理报告。我该相信谁?
1.问题出在标本上。胃镜看到病变,但新取标本没有癌细胞,这也与病变本身的坏死程度有关。所以胃镜检查时,医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多取样,患者也要配合。待遇也很简单。如果胃镜诊断阳性,即使病理上没有发现癌细胞,手术仍然是首选。否则应尽快重复胃镜检查,并尽可能多的进行活检以重复组织病理学检查。
2.通常胃癌处于早期,肉眼无法与慢性胃炎相鉴别,或者胃癌浸润性生长,胃癌细胞弥漫于胃壁内层但不突入胃腔,胃镜下无法看到。
【胃镜做完之后就看不到检查报告了。我教你看胃镜报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