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指纹或人脸 , 伴随着“咔嚓”声或“欢迎回家”的语音 , 门锁应声而开 , 这样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 。
作为家居智能化的入门级产品 , 家用智能锁的需求正在全面升温 。 数据显示 , 近三年来家用五金的消费规模稳步扩增 , 锁具消费占据半壁江山 。 今年双十一 , 智能锁成为最火爆的品类之一 。 小米、凯迪仕、德施曼、TCL、王力等品牌跻身头部阵营 , 众多小品牌也很活跃 。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状态下 , 智能锁已从指纹阶段进化到人脸识别阶段 。 不过 , 在智能锁行业野蛮生长的态势下 ,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 安装及售后服务不到位、返修率高等问题也困扰着消费者 , 为智能锁行业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 对于企业而言 , 也面临着较大挑战 。
近日新京报采访人员对智能锁市场展开探访 , 受访企业认为 , 智能门锁有较大发展潜力 , 但大量“玩家”争相涌入 , 呈现出野蛮生长的态势 , 未来只有真正有创新的企业才会在市场中胜出 。 在业内专家看来 , 目前智能锁仍处于早中期发展阶段 , 市场渗透率、市场规模等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 品牌将不断洗牌实现优胜劣汰 , 具有核心技术又有很好的社区服务的品牌会胜出 , “地摊”式的智能门锁会被淘汰 。
智能锁消费需求持续升温
曾几何时“修锁、配钥匙”的店铺或摊位在街头很常见 , 现如今已越来越少 。 智能锁凭借开锁更便捷、居家更安全等特性 , 逐渐取代了传统机械锁 。
新京报采访人员近日走访北京建材市场发现 , 相比于机械锁 , 智能锁一般都被放在门店更显眼的位置 。 在产品展示区 , 集中陈列着凯迪仕、德施曼、PHILIPS、艾栖、鹿客等多个品牌 。 大部分智能锁产品均有多种开锁方式 , 包括人脸、指纹、密码、手机、NFC等 , 价格大多在2000元-8000元 。 其中 , 具备3D人脸识别功能的产品价格相对较高 。 有不少产品在设计上都很用心 , 例如用滑盖方式遮挡密码区域 , 防止陌生人随意触动 。
文章图片
在建材市场 , 智能锁产品陈列在门店的显眼位置 。 新京报采访人员 张洁 摄
数据显示 , 消费者对智能锁的需求不断上升 。 今年9月 ,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联合天猫发布《2021年中国互联网家装消费趋势白皮书》显示 , 近三年来家用五金的消费规模稳步扩增 , 锁具消费占据半壁江山 。 今年双十一 , 智能锁成为最火爆的品类之一 。 根据京东居家发布的数据显示 , 3D人脸识别智能门锁同比增长400% 。
尽管智能锁需求高速增长 , 但CSHIA智能家居产业联盟秘书长周军和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秦占学均认为 , 从整体的市场规模和渗透率来看 , 目前智能锁行业仍处于早中期发展阶段 。
根据行业统计分析 , 智能锁国内市场普及率不到15% 。 周军介绍 , 目前头部品牌已较为明显 , 包括互联网切入的小米系、凯迪仕、德施曼等传统品牌 。 “销售过100万把锁的梯队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 ”从技术角度来看 , 客单价在1500元以上的产品逐渐进入视频识别阶段 , “今年整个智能锁预计有1600万到1800万的市场规模 。 ”
售后服务等问题存隐忧
伴随着消费需求及曝光量的增长 , 消费者对智能锁的关注度越来越多 。 新京报采访人员随机采访了多位消费者 , 他们均表示有购买智能锁的想法 。 不止一位受访者称“智能锁出门不用带钥匙 , 比较方便” 。 还有受访者说 , 智能锁能避免被锁在门外的情况发生 , 这一点对有老人的家庭来说比较方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