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商改住”政策城市扩围 机构:未来公寓市场将降温( 二 )

\n \n

\n

2017年以来各城市出台限制商改住政策一览

\n

  研究指出 , 从政策针对方向来看 , 规范商办性质禁止改为居住用途成为各城市政策的基本条件 , 除此之外 , 北京还规定了最小分割单位不得低于500平方米以及二手商办项目出售必须全额付款等条目;深圳、成都等地侧重于供给端的产品设计管控上;北京和广州在转让方面规定已购买的商办物业不能转让给个人只能转让给法人单位 。

\n

  另外 , 研究还提出 , 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还出台了鼓励商改租政策 , 为商办性质用房提供了另一条出路 。 “商改租”政策出台的背后 , 是我国一二线城市大量商办物业闲置的现状 。 因为调控收紧等多种原因 , 商办物业积压情况严重 。 对于开发商来说 , 大量商办物业房源空置积压既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 又面临极大的销售压力 , 因此“商改租”落地是顺应市场需求的节奏 。 但在最终的执行过程中 , 各地均遇到了很多问题 , 目前实际推进并不顺利 , 仍需执行政策进一步细化 。

\n \n

\n

  公寓政策重点方向

\n

  研究分析称 , 公寓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 , 非住宅类市场将迎来重大变化 。 住宅和公寓产品将会有明显区别 , 未来商办地块必须以商办进行销售 。 同时 , 相关政策的出台对于商办市场来说也是一个大的利空 。 办公产品本身去化艰难 , 以后商办地块不能做公寓产品 , 产品价值受抑制 。 商办地块与住宅地块的地价进一步拉开 。 对于购房者来说入手要更加谨慎 , 精装修挑高式公寓等打擦边球的产品 , 因其擅自加层、增加建筑面积等违法行为 , 导致其存在一定风险;同时也使得开发商想占小便宜、打擦边球越来越难 。

\n

  各城市走势:政策影响市场活跃度 , 量普遍下跌

\n

  研究称 , 政策出台后 , 对当地的商住公寓市场或多或少有些影响 , 选取2017年出台禁止商改住政策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东莞六个城市 , 结合各城市的政策前后公寓市场的量价变化来判断政策对公寓市场的影响 。

\n

  成交量:不同城市影响分化 , 北京、上海遭到致命性打击 , 广州、深圳次之 。 北京、上海在2017年3月出台政策后 , 2017年、2018年公寓成交大幅下滑 , 在成交面积方面 , 北京2017、2018年同比下降85%、97% 。 上海则分别下降94%、64% 。 从月度数据看 , 政策出台的首月 , 也就是2017年4月 , 北京、上海公寓市场成交面积断崖式下跌 , 环比跌幅分别为97.4%、51.1% , 且之后成交一蹶不振 , 上海单月成交不足1万㎡ , 北京则多月无成交 。

\n

  广州2017年3月限制商改住 , 并规定商改住只能售给企业 , 政策出台首月 , 成交面积下滑严重 , 降至7.37万㎡ , 环比大幅下降77.1% 。 2017年全年同比下降42% , 然而 , 2018年12月 , 广州公寓政策不再限制销售对象 , 2018年12月销售面积创2017年3月以来新高 , 全年降幅收窄 , 仅为13% 。

\n

  深圳于2017年5月虽然限制商改住 , 但政策并未限制购买方 , 加之深圳住宅严重稀缺 , 公寓市场较为坚挺 , 在出台后的首月 , 政策效应并不明显 , 2017年公寓销量继续上涨 , 同比增速为66% 。 然而 , 一方面 , 由于政策的影响 , 部分购房者对商住公寓的升值空间存疑 , 另一方面 , 2018年深圳商住公寓5年限售 , 2018年成交面积较2017年下降46% 。

\n

  南京、东莞的公寓政策的影响较为温和 , 成交面积变化不是很大 , 尤其是南京 , 2017年、2018年商住公寓的成交面积同比下降分6%、2% 。 东莞于2017年10月出台政策 , 2018年商住公寓成交面积同比下降18% , 整体影响力度不大 , 属于稳中趋降的局面 。

\n \n

\n \n

\n

  成交价格:价格影响滞后于量 , 除深圳外 , 其他城市价格不同幅度下跌 。 从成交价格走势看 , 政策出台后 , 价格上涨动力不足 , 除深圳价格呈现上涨趋势外 , 其他城市价格均不同幅度下跌 。 其中 , 北京价格下降幅度最大 , 2019年前10月 , 北京公寓平均成交价格34013元/㎡ , 与2018年相比下降41.1% 。 上海的公寓市场自2017年起大力核查商改住项目 , 并针对\"类住宅\" 进行\"拆墙、拆煤气、拆上下水\"的整改 。 2017年之后 , 上海公寓价格呈下跌趋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