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商改住”政策城市扩围 机构:未来公寓市场将降温( 三 )
南京、广州、东莞2019年前10月平均价格较2018年分别下降6.6%、4.4%、4.4% 。
\n深圳由于新建住宅项目稀缺 , 虽然政策挤压了一部分需求 , 但价格仍较为坚挺 , 2019年前10月 , 深圳公寓平均价格为65196元/㎡ , 与2018年相比上升18% 。
\n \n\n \n
\n
影响力:政策影响市场活跃度 , 量普遍下跌 。 研究分析称 , 综上所述 , 禁止商改住政策影响了商住公寓市场的活跃度 , 购房者及投机者入手商住公寓更为谨慎 。 量的持续下降就会带来价格的下降 。 整体来看 , 北京、上海受政策影响严重 , 对公寓市场堪称是致命性的打击 , 量价齐跌;再次为广州 。 南京、东莞影响温和 , 量价微跌 。 深圳因其市场具有特殊性 , 商品住宅严重缺乏 , 并且公寓市场有高端需求客户带动 , 市场在政策出台后依然保持整体上涨 。 但对其他城市来说不具备借鉴意义 。
\n研究分析指出 , 最近出台政策的城市中 , 厦门由于政策较为严厉 , 违反可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 预计对公寓的成交量影响较大 。 佛山对商办用地项目规划建设方面加以限制 , 不得建设公寓产品 , 销售过程中不得销售该类产品 , 不得误导消费者 , 并且要向购房者公示宣讲商办项目与住宅项目差异 , 并且明确提出商办类项目是商水商电、配套上不得落户上学等 , 预计将对市场产生较大冲击 。
\n \n\n
各城市商住公寓政策影响评级
\n典型城市商办市场现状及趋势特征
\n北京:政策出台后 , 量价齐跌 , 商住公寓市场“一蹶不振” , 生存艰难 。
\n供销情况:326政策效应显著 , 成交断崖式下滑 。 随着住宅价格的上升 , 商住公寓产品因总价低、不限购等特征逐渐成为商品住宅的替代品 , 2009年起商住公寓成交量逐渐上升 , 至2016年 , 商住公寓成交面积达到顶峰 , 全年成交402.9万㎡ , 是2015年的2.8倍 。 然而 , 2017年3月26日 , 商办新政规定在建项目不能售给个人 , 存量项目出售需具备购买住宅资格并全额付款 , 政策影响显著 , 2017年后 , 商住公寓成交断崖式下滑 , 曾经的火热一去不复返 , 2018年市场更为冷淡 , 全年仅成交1.8万㎡ , 2019年成交较2018年略微好转 , 但远低于政策之前的成交水平 。
\n供应方面 , 政策出台后 , 一方面 , 开发商入市商住项目更为谨慎 , 另一方面 , 新增土地不能建成商住公寓 , 因此供应也是寥寥无几 , 2017年3月后 , 北京商住公寓供应仅新增7.99万㎡ , 共647套 , 仅2017年11月及2018年6月迎来少许供应 , 分别是通州的合景中心及通州的万科大都滨江 。 2019年0供应 , 公寓进入消化存量项目的时代 。
\n \n\n
成交价格:政策后价格明显下降 , 依然无法扭转“有价无市”市场 。 326政策后 , 商住公寓的繁荣景象一去不复返 , 市场成交冷淡 , 价格上升动力不足 。 根据数据显示 , 2017年、2018年商住公寓平均价格为分别为44675元/㎡、57863元/㎡ , 同比上涨50.1%、29.5% , 主要原因是政策后 , 商住市场难以交易 , 一些远郊区且品质低的商住项目被迫退市 , 甚至面临大面积退房 , 部分优质商住项目艰难生存 , 2018年仅5个项目入市交易 , 且均位于通州区 , 因此拉高全市商住均价 。 2019年 , 经历了一年多的政策消化 , 部分商住公寓尝试性入市 , 然而 , 受限于交易条件成交并不乐观 , 只能采用降价跑量 , 2019年商住公寓成交价格30900元/㎡ , 同比下降46.6% 。
\n \n\n \n
\n
库存:随着成交速度减慢 , 去化周期高达117个月 。 2018年 , 随着公寓去化艰难 , 多个月份无成交 , 且供应少 , 仅2018年6月万科·大都会滨江入市 , 然而去化不乐观 , 库存面积较5月上升 , 达142.7万㎡ , 环比上升3.6% 。 随后商住公寓进入持续低成交的局面 , 库存稳中趋降 。 截止到2019年10月 , 库存面积为135.5万㎡ , 同比下降4.3% , 去化周期116.9个月 , 同比下降91.8% 。
\n \n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