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是不是被今人高估了


王阳明是不是被今人高估了?要回答这个问题 , 就要先问一问 , 儒家文化或是传统文化在今天是否还有现实意义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 , 今天许多人对王阳明的追捧和赞美就不会过分 。传统文化这东西 , 只要对它产生了兴趣 , 进入到它的系统中去 , 就会发现他的博大精深 。无论是关注哪一位古代思想家 , 你都会发现他的高明 , 进而对他产生崇拜 , 甚或是高山仰止的感觉 。所以 , 粉丝们对王阳明的推崇 , 说不上什么高估 。
如果某个人说起儒家文化嗤之以鼻 , 而单单推崇王阳明 , 那么 , 他的见识一定是偏颇的 。他也未必是真正理解了王阳明 。王阳明的思想 , 是儒家的分支 。儒家在唐宋之后 , 已经在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吸收了佛道的精华 , 对自己的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 。宋之后 , 儒家内部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 。最著名的当然是理学 , 它做为统治思想 , 成为了儒家的主流 。除了理学之外 , 而有张载的关学 , 以及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学等等 。
王阳明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这些年来 , 王阳明的心学确实很热 , 追捧的也很多 。但其中有许多未必是真正了解王阳明 , 了解心学的 。却不很多 。我自己就遇到过不少喜欢王阳明的 , 细谈之下 , 都是跟风者 。

王阳明是不是被今人高估了

文章插图
去年我去四S店保养车的时候 , 一个小伙子跟我谈起王阳明 , 虽然满嘴说的是王阳明的厉害 , 什么心外无物啦 , 龙场悟道啦 , 讲得头头是道 。但我觉得 , 他只是看过王阳明的传记 , 听过王阳明的故事 , 却并不是对心学有多少了解 。我在安宁图书馆里 , 看到王阳明的传记就有好种 , 但这些传记大都限于讲一些表面的故事 。可以让人了解王阳明的传奇经历 , 却很难从中了解心学的精邃 。要了解心学 , 还是要读王阳明的书 。
我问那个小伙子 , 王阳明龙场悟的是什么道呢?他便给我东拉西扯的讲了半天 , 我最终也没明白他讲的是什么意思 。
儒家修身的最高标准是做圣人 , 王阳明一生的理想 , 也是做圣人 。做为儒家正统思想的理学 , 在明清时期 , 已经走向僵化了 。为了使得儒家思想继续发展 , 王阳明抛开了程朱开创的学术路径 , 重新走向了陆九渊的学术路径 。陆九渊说:“我心即宇宙” 。
我粗略的读过《传习录》 , 也能熟读王阳明心学四句诀:无善无恶心之体 , 有善有恶意之动 , 知善知恶是良知 , 为善去恶是格物 。但是 , 却始终无法进入到王阳明的心学系统中去 。相反 , 对于理学的系统 , 却觉得很好理解 。王阳明自己从格竹子 , 到四句诀终于完成了思想的飞跃 , 创立了知行合一的系统 。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差别 , 与佛学禅宗南北宗关系相似 。理学类于北宗 , 讲究的渐修:身似菩提树 , 心如明境台 , 时时勤拂拭 , 莫使染尘埃 。而心学好比南宗讲的是顿悟:菩提本无树 , 明镜亦非台 , 本来无一物 , 何处惹尘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