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效应,看见SaaS未来( 二 )


产品力与网络效应 无论消费互联网还是产业互联网 , 网络化效应最核心的能力首先是「产品力」 , 而产品的标准化能力则是网络化效应的前提 , 传统企业软件过多地定制和繁杂的版本 , 不仅仅在开发与维护端产生诸多问题 , 在用户端的使用与连接也是问题多多 。
SaaS 服务基于云部署 , 借助开放平台、数据集成平台 , 借助小程序化等技术 , 保障了面对不同云平台 , 不同颗粒度用户 , 不同场景上使用同一版本服务 , 保障用户前端使用体验一致 。 客户、用户与数据完全保持良好的一致性 , 是这一产品的宏观标准化 , 平台的开放性 , 平台 , 数据、应用、企业与企业间的连接性 , 为后续 SaaS 服务的网络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
纯工具类 SaaS 产品的标准化 , 核心特征是去业务化与功能的标准化 , 如 Zoom 或在线文档 , 依托产品力穿透组织间的每个个体 , 实现类似 C 端应用的网络化效应 。 对于涉及深度业务的 SaaS 服务 , 产品的标准化或者广义的标准化 , 则通过 PaaS 平台化与行业化实现 。
SaaS 服务天生的云化特点 , 保障了服务不同个体时差异化的服务与应用均能不断积累形成行业化通用能力 , 这种不断积累的 , 基于用户生长共创的行业化能力 , 解决了复杂应用在行业内能力的可复制问题 。
网络效应,看见SaaS未来
文章图片

这是一种广义的标准化 , 包含业务对象定义、流程定义、复杂权限定义、移动与 PC 端 UI 定义、业务逻辑规则定义、BI 数据定义的低代码平台 , 则充分在标准化能力产品上 , 利用灵活的配置能力将复杂的个性化需求完成生态化与消费者化转化 , 让复杂需求与灵活需求可以获得敏捷的响应 。
随着众多的年轻人开始具备代码构建能力 , 低代码平台的使用将让复杂软件像办公软件一样成为普通员工的数据化业务工具 , 真正实现广义的产品标准化跨越 , 这是复杂 SaaS 服务网络化的关键一步 。
多边主体服务能力与网络效应 软件的服务主体 , 最初为企业封闭部门或垂直业务体系 。 随着企业的开放性与商业的社会化效应、生态化趋势日趋成熟 ,SaaS 服务的平台能力、连接能力在实现独立用户业务数字化工具属性时 , 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平等而独立的业务连接、数据连接与应用连接 。 软件服务的主体在业务连接的能力下 , 从单一主体扩展为双边或多边效应下的多角色主体 。
SaaS 服务多边主体的网络化效应 , 还有一个关键维度是行业化与场景化 。 企业与企业之间 , 通常只和行业相关企业发生业务关系 , 形成上下游或生态伙伴关系 。 而钉钉或企业微信这样的生态平台 , 可能基于某些特定场景会集合一些相关 SaaS 服务厂商进行深度的产品整合 , 共同服务产业或生态链内不同角色企业 , 形成场景化的网络化能力 。
垂直行业或上下游的业务连接 , 有一个误区是强势企业在自身服务平台内为下游企业开通单独帐号进行业务交互 , 这种没有独立“主权”的连接模式解决不了不同主体企业间业务在保持独立性的基础上保持业务的连通性 , 这不是真正的社会化 , 更不可能实现 SaaS 服务的网络化 。
多边服务的终级模式是业务的在线化 , 如文档在线化、协同在线化与营销在线化 。 业务在线化趋势 , 将改变 SaaS 服务中企业主体间传统主从关系为平台的协作关系 , 每个企业主体不仅仅是业务的接受者 , 也成为业务的驱动者与协作者 。 这样 , 这些特定 SaaS 应用最终将进化到完全在线的社会化协作模式 , 最后形成网络化能力与趋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