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雁老师回忆当年供销社的故事( 六 )
我的回信寄出一个星期后 , 又收到了厚厚的一封回信 。 女孩子们在一个不逢集日围成一圈 , 统统传阅了一遍 。 回信者是另一位人 , 像是一个老高中生(大学生?)或者是语文老师 , 估计我的回信也是在一个宿舍或者群体中被集体阅读了 。 先是称赞了我一个69级初中生的水平和家学渊源(看来对我有一定的调查) , 然后对我写的诗和态度进行一番居高临下的分析和点评 , 又附上了好几首律诗 , 最后话锋一转 , 难能免俗地表示愿意和我结交为“文字知己” 。 看得出来 , 此信是做了些案头工作 , 他的点评也有一定可取之处 , 但是律诗做的略显俗气 , 有些旧文人的酸腐味道 。
这封回信的重要作用是使我冷静下来 , 猛然惊醒自己的人生规划方向中 , 不应该把时间花费在玩这种小把戏当中 。 就再也没有回过此类信件 , 一直到我当工农兵学员学俄语 , 前后大约收到了十几封这样的信件 。 后来在搬家的时候与其他信件搁在帆布箱子里叫雨水淋湿后便丢弃了 , 现在想来那也是一段时代背景下的“青春”写照 。 估计现在的年轻人会想不明白 , 在那种扭曲的政治背景下 , 男女通信用语隐藏在“毛主席语录”和“革命口号”背后是一番什么滑稽的景象?
金雁/插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