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这句话在我‘志成’下面种下种子 , 那就是我要读书 。 ”杨志成说 。 \r\n杨志成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两个姐姐 。 受父亲影响 , 杨家三兄弟学的都是建筑和工程 , 所以他最先在美国就读于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建筑系 。 \r\n杨志成的父亲杨宽麟是中国第一代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学家 , 早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文学院 , 20岁时赴美留学 , 在密歇根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 , 1917年回国 。 后在1920年开办华启工程司 , 这是中国人自己创立的最早以结构设计为主的事务所之一 。 他参与设计的建筑包括上海的美琪大戏院、大新百货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 北京的王府井百货大楼、新侨饭店等 , 指导修建的工程还有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工人体育场等 。 \r\n简单考据 , 杨宽麟的家世很有意思 。 他的父亲杨少亭是一名牧师 , 母亲是美国圣公会首位华人牧师黄光彩的女儿 , 姨母黄素娥是执掌圣约翰大学52年的校长卜舫济的妻子 。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元旭曾写过一本书《东成西就》 , 研究上海七个华人基督教家族 。 他们创建了圣约翰大学、商务印书馆、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中国红十字会等多家机构 , 成为百年来中西交流的桥梁 , 而黄光彩牧师及其后人就是罗元旭写的第一个家族 。 \r\n所以 , 受家庭影响 , 杨志成像林语堂一样从小接受的是西学教育 , 英文非常好 , 但没有国学根底 。 不过最后 , 他也和林语堂一样 , 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 \r\n当时 , 杨志成在美国学了两年建筑后 , 觉得自己喜欢艺术 , 所以转入了加州艺术中心设计学院 , 毕业后 , 他在纽约从事广告设计 , 但觉得“没太大意思” , 卖的东西不是自己喜欢的 。 平常 , 他喜欢去纽约中央公园画动物素描 , 也热衷画纽约各种各样的老建筑 , “纽约城是我的大学” 。 \r\n有一次 , 他的朋友觉得既然他这么喜欢动物 , 不如干脆去画童书插图 , 所以杨志成毛遂自荐 , 跑去出版社投稿 。 “我穿得很普通 , 就背着一个大破包 。 到了童书出版社 , 看门的看了我一眼 , 让我从后门(专供送货人员出入)上去 。 我是无所谓 , 上去以后 , 我就坐在那个编辑的办公室 , 放下包 , 也不走 。 编辑看看我 , 问我要干什么 , 我这才告诉编辑我是来投稿的 , 指指包 。 原来他们都把我当成送盒饭的 , 奇怪我为什么放下包还不走 。 ”\r\n当时 , 被誉为“20世纪美国童书界最伟大的编辑”、“儿童文学界的麦克斯·珀金斯”的厄苏拉·诺德斯特姆(Ursula Nordstrom)看过杨志成的画后 , 给了一部贾尼思·梅·伍德里(Janice May Udry)的书稿 。 但是 , 杨志成回绝了这本书 。 因为他觉得动物有动物的生活和尊严 , 不应该用动物讲人的故事 。 厄苏拉让他先把书带回去再想想 。 经过朋友相劝 , 既然他不喜欢没尊严的动物 , 那可以按照他的心思画他认为有尊严的 。 他思考后 , 认为这也是学习如何制作童书的一个方法 , 所以最后接了这部书 。 \r\n1962年 , 这部名为《讨人嫌的老鼠及其他讨人嫌的故事集》(The Mean Mouse and Other Mean Stories)的童书一经出版 , 就获得平面设计协会优秀作品奖 。 各家出版社纷纷向初出茅庐的杨志成邀约 。 结果 , 他阴差阳错地进入童书界 , 一干就是50多年 。 有意思的是 , 后来他再也没和厄苏拉合作过 。 \r\n同样在1962年 , 杨志成偶然遇到改变他创作的一个人——郑曼青 。 当时 , 杨志成的膝盖患病 , 看了很多西医都没用 。 经人介绍 , 他找到“五绝老人”、蒋介石的私人医生郑曼青求助 。 郑曼青使用中医的方法治好杨志成的病 , 杨志成也对郑的“五绝”(诗、书、画、中医和太极拳)产生兴趣 , 向其拜师学艺 , 同时帮他翻译 。 \r\n也是从那时起 , 杨志成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越来越深 , 作品中的中国味道越来越浓 。 \r\n他在接受台湾和英出版社采访时曾说:“我的国画老师对我有相当大的影响 , 他常常为我指点迷津 , 帮助我参透那些自己无法明了或看不清的事理 。 有一回我们相约去散步 , 他便要我留意树梢上窜冒出来的绿芽 , 看看树枝上的‘气’ 。 当时我不明白他话中的意思 , 也看不见他所谓的‘气’ 。 于是他要我再仔细看 , 当我静下来潜心端看的时候 , 仿佛真的体会到他话中的意涵 。 造成一株树生成的因素很多 , 包括树的成长方式、枝叶的伸展、风、树根、甚至树旁的石头和人类 , 而树的心灵都是由这些‘天地人’的因素造就出来的 。 我在艺术学院里从未听闻这些事 , 因此觉得中国人对自然和事物的观点特别深奥 。 根据我国画老师的说法 , 我必须将自己化身为一株树 , 才能领略和体验树的成长 , 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有一段属于他自己的故事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