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张燕:丹麦,一个童话国度的幼儿教育( 二 )

  
我们所在的安徒生国际幼儿师范学院就设在北菲因民众学校——一所简朴的没有围墙的学校 , 在这里我们有机会很好地体验了一把丹麦文化 。 这种文化是自下而上生长起来的 。 在丹麦 , 普通人能够发声 , 不同的声音可自由地表达 , 社会阶层分化情况比较弱 。  
丹麦每年都有慈善周开展各种募捐慈善活动 。 为社会公共事务和需要帮助的人群服务的社团和志愿者也很多 , 至少有80%丹麦人参与志愿者活动 。 福利性社会让人们有了存在感之后 , 想的是回馈社会 , 为别人做事 , 自我满足感更强 。 由此也能看到丹麦国民单纯、善良、正义和真诚 , 社会和平安宁 。   
丹麦的幼儿教育  
丹麦的第一所社会公共幼教机构出现在1901年 , 是一对夫妇兴建的半日的幼儿园 。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有了较大的发展 , 成为国家的公共事业 。 至今 , 2~ 5岁儿童入园率达到96% 。  
丹麦的幼儿园称作”Day Care” , 是对幼儿兼有看护和教育的机构 , 属非学校教育系统 , 更强调照顾孩子的生活 , 具福利性、服务性 。 有学者这样定义幼儿园:儿童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参与自己童年生活的地方 。 这里没有传统的课程 , 不分学科 , 孩子的任务就是玩 , 可以参与不同的活动 , 在玩中学 。  
1.幼儿园的主要类型  
幼教机构按收托孩子的年龄分为三类: 面向小婴儿的托儿所、3~ 5岁的幼儿园 , 以及混合年龄的幼儿园 , 以后者居多 。 根据不同的举办方也有三种类型 , 即公办的、私立的 , 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合作幼儿园”或称民间自办园 。 三者之中 , 大量的是由民间兴办家长参与的幼教机构 , 由董事会自主管理 。  
在丹麦 , 每个孩子自出生 , 国家就给钱 , 这钱会一直跟着孩子走 , 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 。 公办的通常是地方政府举办 , 是免费的;私立的则需要多付费;民间自办园则付费较少 , 其经费来源政府与家长的比例为70:30 。   
家长选择后两者意味着能够更多参与教育和管理 , 办自己满意的幼儿园 。 向我们讲解的一位男性副园长就是由有家长参与的董事会考察聘任的 。 此外 , 还存在着家庭托儿所 , 家长在养育自己孩子的同时向周边社区提供育儿服务 , 多收托几个孩子 , 政府给予照料者工资报酬等 。   
幼儿园是根据公众需求开设的 。 每周幼儿园开园时间为40-60小时 。 幼儿园作息以某园为例 , 6:30开门并提供早餐 , 为有需求的双职工服务;8:00-9:00大多孩子入园 , 开展各种活动 , 内容会根据每月或每周的主题而进行调整;11:00午餐;12:00户外游戏和运动;14:00大厅集合 , 老师与孩子进行不同类型的一些小话题 , 包括听、说和吸收知识方面;15:00工作坊活动 , 有不同类型的艺术创作等;17:00离园 。   
2.幼儿园的建筑及园舍设施  
在丹麦 , 我们有机会探访了5所幼儿园 , 这些幼儿园全部融于社区生活之中 , 感觉完全不起眼 , 大门以及园内设施非常简易和普通 , 与周围街区环境没有什么大的差异 。 如魔笛幼儿园就是个栅栏门 , 幼儿园名称的标识则为一正方形的图画牌 。   
丹麦幼儿园大多非常自然朴素 , 完全没有任何鲜艳突出 , 五光十色等 。 丹麦幼儿园一般是平房 , 顶多两层 , 户外设施常常与自然环境顺势而为 , 形成一体 。 设施场地是原生态的 , 大量的是用原木制成的 , 有树屋 , 滑梯就在小山坡上 , 沙箱、秋千、平衡木: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 更重要的是要有趣 , 让孩子喜欢玩 , 并且具有冒险性、挑战性 。   
由于常常阴雨 , 有的园在室内也有供小孩子爬和滑的简易垫子 , 以及感统设施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