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式易筋经( 八 )

  
因此 , “易筋经“从字面上理解即活动筋骨 , 以强身健体 , 祛病延年的方法 。实际上 , 它更是一种十分经典的气功功法 。  
易筋经共计十二势 , 其预备式为:两腿开立 , 头端平 , 目前视 , 口微闭 , 调呼吸 。含胸 , 直腰 , 蓄腹 , 松肩 , 全身自然放松 。  
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一势  
两臂曲肘 , 徐徐平举至胸前成抱球势 , 屈腕立掌 , 指头向上 , 掌心相对(10厘米左右距离) 。此动作要求肩、肘、腕在同一平面上 , 合呼吸酌情做8-20 次 。  
诀曰:立身期正直 , 环拱手当胸 , 气定神皆剑 , 心澄貌亦恭 。  
第二势:韦驮献杵第二势  
两足分开 , 与肩同宽 , 足掌踏实 , 两膝微松;两手自胸前徐徐外展 , 至两侧平举;立掌 , 掌心向外;两目前视;吸气时胸部扩张 , 臂向后挺;呼气时 , 指尖内翘 , 掌向外撑 。反复进行8-20 次 。  
诀曰:足指挂地 , 两手平开 , 心平气静 , 目瞪口呆 。  
第三势:韦驮献杵第三势  
两脚开立 , 足尖着地 , 足跟提起;双手上举高过头顶 , 掌心向上 , 两中指相距3厘米;沉肩曲肘 , 仰头 , 目观掌背 。舌舐上腭 , 鼻息调匀 。  
吸气时 , 两手用暗劲尽力上托 , 两腿同时用力下蹬;呼气时 , 全身放松 , 两掌向前下翻 。收势时 , 两掌变拳 , 拳背向前 , 上肢用力将两拳缓缓收至腰部 , 拳心向上 , 脚跟着地 。  
反复8-20 次 。  
诀曰:掌托天门目上观 , 足尖着地立身端 。力周腿胁浑如植 , 咬紧牙关不放宽 。舌可生津将腭舐 , 鼻能调息觉心安 。  
第四势:摘星换斗势  
右脚稍向右前方移步 , 与左脚形成斜八字 , 随势向左微侧;屈膝 , 提右脚跟 , 身向下沉 , 右虚步 。右手高举伸直 , 掌心向下 , 头微右斜 , 双目仰视右手心;左臂曲肘 , 自然置于背后 。  
吸气时 , 头往上顶 , 双肩后挺;呼气时 , 全身放松 , 再左右两侧交换姿势锻炼 。  
连续5-10 次 。  
诀曰:只手擎天掌覆头 , 更从掌内注双眸 。鼻端吸气频调息 , 用力回收左右侔 。  
第五势:  
倒拽九牛尾势  
右脚前跨一步 , 屈膝成右弓步 。右手握拳 , 举至前上方 , 双目观拳;左手握拳;左臂屈肘 , 斜垂于背后 。  
吸气时 , 两拳紧握内收 , 右拳收至右肩 , 左拳垂至背后;呼气时 , 两拳两臂放松还原为本势预备动作 。再身体后转 , 成左弓步 , 左右手交替进行 。随呼吸反复5-10 次 。  
诀曰:两腿后伸前屈 , 小腹运气放松;用力在于两膀 , 观原须注双瞳 。  
第六势:出爪亮翅势  
两脚开立 , 两臂前平举 , 立掌 , 掌心向前 , 十指用力分开 , 虎口相对 , 两眼怒目平视前方 , 随势脚跟提起 , 以两脚尖支持体重 。  
再两掌缓缓分开 , 上肢成一字样平举 , 立掌 , 掌心向外 , 随势脚跟着地 。吸气时 , 两掌用暗劲伸探 , 手指向后翘;呼气时 , 臂掌放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