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其如此,当金主亮毁约南侵戳穿其中兴幻像时,吴璘以四川宣抚使发布讨金檄文,却仍然延续了朝廷规定的中兴语境:
主上绍开中兴,宏济大业,望山河而陨涕,瞻陵庙以伤心,盖卧薪尝胆之是图,宁拯溺救焚之敢缓 。然人命至重,佳兵不祥,靡辞屈己以事雠,姑欲安民而和众 。(3230页)
直到次年五月,宋高宗与宋孝宗禅代之际,这种中兴语境不仅维持未变,朝野士大夫也都习以为常而安之若素了 。据《于湖集》卷二十,张孝祥这年上《贺太上皇帝逊位表》,赞颂宋高宗“巍巍荡荡,繇艰难驯致于中兴,汲汲皇皇,在底定弗忘於無逸”;进《贺今上皇帝登极表》也说:“十一世而益,光迈建武中兴之事,八百年其增,卜侈成周过历之期 。”张孝祥虽与秦桧之孙秦埙的同榜状元,后人仍称他“立朝之节,犹有可观”(《讲义》卷十二《科举媚权相》),但在两封贺表里,他也承认宋高宗底定中兴之局,期待宋孝宗作为宋朝十一代国君,功业要超迈汉室第十代的“建武中兴”(建武为光武帝开国年号),也隐然将绍兴中兴譬为光武中兴 。
进入孝宗朝,将绍兴和议说成绍开中兴,称宋高宗为中兴之主,在中兴语境中已成定论 。据《松隐集》卷三十《崇先显孝禅院记》,隆兴元年(1163),曹勋在一篇寺院记里揄扬道:“绍兴皇帝,执符御宇,光启中兴 。”乾道二年(1165),他在《乾道圣德颂》里称宋孝宗“膺上圣之期,继中兴之统”,也确认“中兴之统”开创者是宋高宗 。
竟是谁家之中兴?
淳熙十四年(1187),太上皇宋高宗去世,宋孝宗上谥号“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受命中兴”正是绍兴体制确立后宋高宗刻意形塑的自我定位,如今受到继承者的最终确认,他应该满意闭眼的 。其后直至宋亡,记载宋高宗朝的档案典籍,冠名“中兴”几成惯例,诸如熊克的《中兴小历》,梁克家领衔的《中兴会要》,留正领衔的《中兴两朝圣政》,太常寺汇编的《中兴礼书》,佚名(一说陈均)的《中兴编年举要》(即《中兴两朝编年纲目》),吕中的《类编皇朝中兴大事记讲义》,赵顺孙编的《中兴名臣言行录》,李壁编著的《中兴诸臣奏议》与《中兴战功录》,赵牲的《中兴遗史》,佚名的《中兴御侮录》,陈骙的《中兴馆阁书目》与《中兴馆阁录》等等,甚至连黄昇辑录的南宋词选也名为《中兴以来绝妙词选》 。由此可见,宋高宗是绍开中兴的中兴圣主,已然成为毫无疑义的朝野定论 。
《宋史·高宗纪》论赞部分比较夏少康、周宣王、汉光武、晋元帝、唐肃宗、宋高宗说,“六君者,史皆称为中兴,而有异同焉”:其中“晋、唐、宋则岁月相续者也”,宋高宗与晋元帝、唐肃宗都维系了王朝纪年的赓续不断;而“少康、宣王、肃宗、髙宗则父子相承者也”,宋高宗与夏少康、周宣王、唐肃宗同样拥有子承父位的得统之正 。然而,《高宗纪》却毫不假贷地断言,“至于克复旧物,则晋元与宋髙宗视四君者有余责焉”,即宋高宗与晋元帝所谓中兴,在光复故地上,与少康中兴、宣王中兴、光武中兴与灵武中兴相比,却同样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 。其论宋高宗云:
其始惑于汪、黄,其终制于奸桧,恬堕猥懦,坐失事机 。甚而赵鼎、张浚相继窜斥,岳飞父子竟死于大功垂成之秋 。一时有志之士为之扼腕切齿 。帝方偷安忍耻,匿怨忘亲,卒不免于来世之诮,悲夫!
不妨将元代史臣的这一看法与宋季史家吕中评论秦桧作一比照:
今我朝中兴,自绍兴五六年以来,张、赵之议论已叶,张、韩、刘、岳之规模已定 。政事日修于一日,国势岁异于一岁 。人事亦可谓尽矣 。而天理不明,反在晋下 。此桧所以为罪人之魁也 。(《讲义》卷十)
- 什么花养家里风水好 什么花在家里养风水好
- 玄关隔断风水讲究 玄关隔断上面放什么好
- 墓碑倾斜对后代的影响 墓碑倾斜的风水
- 长期找不到对象风水 找不到对象的风水
- 风水与人 贵人运风水
- 院子里有井盖的风水 圆石头井盖风水
- 河水环绕的地方风水 瀑布上游河道风水格局
-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什么病引起的 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 打喷嚏流鼻涕是什么情况 打喷嚏流鼻涕什么原因
- 口干口苦失眠是什么原因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