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步是什么 捷步风水奇观与詹氏文化发展( 八 )


绍兴十三年,权中书舍人刘才邵诗云,“共说中兴似光武,南都赋合继东京”(《檆溪居士集》卷三《早朝行宫奉呈诸同舍》),已将绍兴中兴与光武中兴相提并论 。十五年,他以党附万俟卨被秦桧赶出朝廷,出知漳州,为能回朝,他在元旦贺表中将宋高宗捧为中兴圣主:“性由天纵,道本生知,绍列圣之宏规,开中兴之宝运 。”(《檆溪居士集》卷三《贺元旦大朝会表》)
绍兴十七年十二月,婺州举子施谔献进《中兴颂》,另上《行都赋》与《绍兴雅》十篇,为绍兴中兴大唱颂歌,宋高宗特许他永免应试证书 。
绍兴十八年,歌颂中兴的大合唱渐入高潮 。敷文阁待制张嵲赋闲提举宫观,献上了中兴颂歌,序文强调只是为了留下历史记录:
我宋中兴,皇帝陛下得贤圣之佐,成昭明之业,而不被之声诗,荐之郊庙,协声依咏,以乐和平,汗青书策,以示得意,使后世何稽焉?(《紫微集》卷一《绍兴中兴复古诗并序》)
他在颂诗里谄媚宋高宗“过于尧禹”,强调从夏朝少康到东晋元帝的所有中兴,都大动干戈才获致的;“方之皇帝,爝火太阳”,意即比起皇帝您,他们简直就像小火把相比红太阳 。宋高宗很受用,下诏嘉奖,岂料他随即去世,无福消受龙恩 。
周紫芝进呈了《大宋中兴颂》,序里描绘了一幅中兴盛世图:“寝兵以来,海内清平,文章华焕,考之诗书,皆所未有 。”他也另有一套吹功,说宋高宗“方之舜禹,未或远过”;还不忘表态,说作为“寒生均与斯民蒙被圣泽,敢作颂诗以申歌咏”(《太仓稊米集》卷四十三) 。
张嵲与周紫芝之流原是草偃风从的无节文人,奉谀献媚无足为怪,史家郑樵竟也来赶场,却令人惊愕 。他在《夹漈遗稿》卷一《题夹漈草堂》诗里可自称过“布衣蔬食随天性,休讶巢由不见尧”的,这次赶场却比张、周两位还早 。正月十一,年还没过完,他便以草莱之臣上书道:
陛下诚格上下,孝通神明,以天纵之圣,着日新之徳,君臣道合,一言而致中兴,自书契以来未之闻也 。(《夹漈遗稿》卷二《上皇帝书》)
他的主旨希望朝廷支持他编成《通志》,倒也无可厚非 。但一涉及时政话题,郑樵也显然接受了业已蜕变的中兴涵义,不仅认同君相道合而致的绍兴和议,而且视为史无前例的中兴大业 。他最后表态,“微臣遭遇右文之世,宁无奋发之情”,意思说,我遇上了发展文化的大好时代,岂能没有奋发报答之情吗!联系前一年,在《上宰相书》里,他对秦桧也表达过类似见解,“以为宋中兴之后,不可无修书之文”,他是把编好《通志》作为呼应绍兴中兴的文化工程来看待的 。作为大史学家,《通志》自有其价值,但在野的郑樵对中兴的表述已与定于一尊的中兴语义完全合拍,无论是自觉认同,抑或是无奈顺应,都足以表明:借助政权强力,宋高宗与秦桧对中兴语境已成功干预了舆论的走向 。
权相秦桧与中兴语境之关系
中兴语境的强制性蜕变,秦桧是自始至终主导其间并热衷其事的 。他的目的主要有三层 。一是通过对中兴内涵的威权性规定为绍兴体制打造合法性;二是进而以维护绍兴体制为借口,严厉清算与整肃对绍兴和议及其权相专政持有异议的所有政敌;三是借助牢牢掌控的中兴话语权,在将宋高宗抬为中兴圣主的同时,也将自己形塑为中兴圣相 。他的这些用心随着中兴语境的逆行也都如愿以偿 。

捷步是什么 捷步风水奇观与詹氏文化发展

文章插图
秦桧
绍兴十二年,周紫芝向权相上祝寿乐府,称颂秦桧以和议致中兴,不知怎样才能报答这无上功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