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始则倡和议以误国,中则挟敌势以要君,终则饰虚文以为中兴,使一世酣豢于利欲之中,奉敌称臣而不以为耻,忘雠事敌而不以为怪,其弊可胜言哉 。(《讲义》卷一《统论·中兴国势论》)
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虚饰的“中兴盛治”决定了其后南宋国势的总格局 。

文章插图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
绍兴更化与中兴语境的定格
绍兴二十五年十月,权相秦桧去世;宋高宗随即标榜“更化”,史称“绍兴更化” 。朝廷将如何定调绍兴和议体制以及相关的中兴语境,尤在朝野官僚士大夫的关注之列 。宋高宗罢黜了权相秦桧的亲故死党,但根本不准备全盘清算 。“更化”期间,最受倚重的御史中丞汤鹏举,也曾奔走在秦桧门下,高宗却看重他俯首帖耳地听命自己,不久就让他升为执政 。由高宗亲擢而继秦桧为相的万俟禼、沈该、汤思退,也都先后趋附过权相,但汤思退居然在相位上待到绍兴三十年岁末 。正如后人所说,这一局面完全是“一桧虽亡,百桧尚存”(吕中《讲义》卷十三),这些秦党余孽行事说话完全秉承着皇帝旨意而看风使舵 。
对所谓“更化”,宋高宗定见在胸:为强化君权,对权相势力自有必要适度打压;但对秦桧参与打造的绍兴体制却绝不容忍有任何“妄议”,这无异自砸专制极权的通灵宝玉;中兴语境既然与绍兴体制休戚相关,在话语权与语义解释上当然也不容许有任何动摇 。就在接报秦桧死讯次日,宋高宗“伤悼久之”,为此明定了基调:
秦桧力赞和议,天下安宁 。自中兴以来,百度废而复备,皆其辅相之力,诚有功于国 。(2773页)
次月,宋高宗赐谥秦桧“忠献”,据谥法说,“虑国忘家曰忠,文贤有成曰献” 。太常寺进上谥议,在绍兴议和与中兴语境上准确传递了圣意:
故太师赠申王秦桧,光辅圣主,绍开中兴,安宗社于阽危之中,恢太平于板荡之后,道德光天地,勋业冠古今,虽备道全美,不可主一善名一功,而崇报之典,严于定谥,尤当先其报国之大节,传道之显効焉 。(2776页)
既然宋高宗高度评价了秦桧“绍开中兴”的勋业大节,蛰伏在朝的秦桧余党闻风而动,上言时便延续权相专政时的中兴语境 。同月,殿中侍御史汤鹏举献媚道:“陛下慎简群材,鼎新百度,内外莫不欢欣,而和气所以充溢,中兴之治可以持守 。”(2781页)但质疑中兴、“妄议边事”者,却颇有其人,他们不仅“鼔唱浮言”,甚至“献章公车”,即公然上书 。有鉴于此,次年三月,宋高宗下诏,郑重声明:
朕惟偃兵息民,帝王之盛德;讲信修睦,古今之大利 。是以断自朕志,决讲和之策 。故相秦桧,但能赞朕而已,岂以其存亡,而有渝定议耶?
他严厉警告那些“无知之辈”:“如敢妄议,当重寘典刑!”(2787-2788页)
据《中兴小纪》卷三十七,这年岁末,宋高宗再次下诏,将秦桧去世前不久为御制《先圣先贤图赞》撰写的赞文在国子监勒石上碑,俾其与宸翰亲书的《先圣先贤赞》同“为不朽之传” 。正如研究者所说,“赞文计划是企图恢复并巩固高宗对1142-1144年的中兴修辞的主导权”(《历史的严妆》,131页),足见在所谓更化中,宋高宗对中兴话语权不仅从未松动,反而不断固化 。

文章插图
《历史的严妆》
也是这年五月,左相沈该将宋高宗即位三十年来的“玉音”汇编成《中兴圣语》六十卷,作为讨好今上“绍开中兴”的大礼 。九月,迁升御史中丞的汤鹏举奏请高宗下诏吏部与刑部,将刑部判刑与吏部用吏的合用条例“修入见行之法,以为中兴之成宪”,从人事任命与刑事法规上为“中兴成宪”保驾护航 。显然,沈该与汤鹏举所说的中兴,与秦桧参与设定的中兴内涵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
- 什么花养家里风水好 什么花在家里养风水好
- 玄关隔断风水讲究 玄关隔断上面放什么好
- 墓碑倾斜对后代的影响 墓碑倾斜的风水
- 长期找不到对象风水 找不到对象的风水
- 风水与人 贵人运风水
- 院子里有井盖的风水 圆石头井盖风水
- 河水环绕的地方风水 瀑布上游河道风水格局
-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什么病引起的 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 打喷嚏流鼻涕是什么情况 打喷嚏流鼻涕什么原因
- 口干口苦失眠是什么原因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