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定乱必以战,公以不战为中兴 。两朝岁活数百万,报公福禄知难名 。(《太仓稊米集》卷二十七《时宰相生日乐府三首并序》)
绍兴十五年,宋高宗为秦桧御书“一徳格天之阁”六字匾额,张嵲向权相献贺诗说,“中兴如问君臣美,万世昭时六字传”(《紫微集》卷一《贺师垣赐御书一徳格天之阁牌》),也以中兴君相来歌颂宋高宗与秦桧 。谀媚秦桧为辅佐中兴之相的诗文连篇累牍地送入秦府,其中仍有周紫芝:
南北交欢万国宁,不将黔首比金缯 。时人未会新盟意,要与昭陵作中兴 。(《太仓稊米集》卷二十九《时宰生日诗三十绝》)
绍兴十八年,中兴颂歌最高潮时,周紫芝上《大宋中兴颂》,特别颂扬高宗“尊用元臣,以扶昌运”,“天子曰都,是任良弼” 。张嵲也阿谀宋高宗独相秦桧决策议和事:“与之共图中兴之事,君臣一德,如鱼之有水 。”(《紫微集》卷一《绍兴中兴复古诗并序》)
绍兴十九年,秦桧党羽张邵上奏,献媚秦桧是“我朝贤相,道义忠节”,还说在金国时秦桧为宋徽宗起草致金帅的长信,请将其稿本送史馆存档,“以彰陛下任用之当,所以能致中兴之盛” 。秦桧借机表白,说信稿证明“讲和本出徽宗圣意”;高宗也自嘘“兼爱南北之民,以柔道御之也”(2582-2583页) 。在营造以和议致中兴的语境上,这对君相堪称心照不宣 。
当然,在中兴话语权上,除了借徒党之口,若有机会秦桧也绝不忘自己发声 。绍兴二十二年三月,他对高宗说:“陛下今日中兴,内外无事,所乏者循吏尔!”(2654页)既以中兴太平来粉饰时局,又以任用循吏为自己安插党羽打掩护 。他还以中兴的名义提醒宋高宗坚守和议体制 。绍兴二十三年七月,秦桧对高宗回顾和议来之不易:
臣伏惟陛下,昨自军兴之初,为宗社生灵计,躬至军前,权与和好,因上格天心,中兴国祚 。臣至愚极陋,继亦将命,出于自请 。当是时,岂意有今日依乘风云之幸 。盖捐躯殉国,万一近似,乃得与今日休兵保邦之大议,非偶然也 。(2691-2692页)
据《中兴小纪》卷三十六,绍兴二十五年八月,秦桧奉承宋高宗说:“陛下成中兴(国)之功,而知民疾苦,盖兼汉孝宣、光武之事业 。”对秦桧的阿谀,宋高宗故作谦虚道:“朕何敢望二帝?然志所深慕 。”
对如何掌控中兴语境的话语权与解释权,秦桧尽管主导在前,却完全契合宋高宗的当务之急,他俩不仅一拍即合,也始终配合默契 。宋高宗与秦桧君相一体,出于政治需要,管控舆论,夸饰中兴,其后果十分恶劣 。对自诩中兴的夸夸其谈,胡寅早在绍兴八年就提醒过:
浅士短识,久诵中兴,智者寒心,方忧极弊 。若不及时大有变革,改纪国政,以趋事功,而因陋就简,日复一日,至于智者无以善后之时,正使(张)良、(陈)平复生,不能为陛下计矣!(《斐然集》卷十一《戊午上殿札子》)
其时,宋金议和还是进行时,胡寅就警告:侈谈中兴无异自我麻痹,必将导致“无以善后” 。及至绍兴和议确立,为专断中兴话语权,经宋高宗默许与授权,秦桧一方面严禁对绍兴体制发声妄议,一方面诱导对绍兴中兴歌功颂德 。李心传《要录》引《林泉野记》描述说:
又命察事卒数百游市间,闻言其奸者,即捕送大理寺狱杀之 。上书言朝政者,例贬万里外 。日使士人歌诵太平中兴盛治之美,故言路绝矣!(2772页)
于是,在绍兴体制下,和议之前对中兴内涵不同理解与各自言说的局面一去不再,“太平中兴盛治之美”成为不容质疑的中兴语境,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这种侈谈中兴之弊已远超过胡寅当年的警告,其危害正如吕中后来所说:
- 什么花养家里风水好 什么花在家里养风水好
- 玄关隔断风水讲究 玄关隔断上面放什么好
- 墓碑倾斜对后代的影响 墓碑倾斜的风水
- 长期找不到对象风水 找不到对象的风水
- 风水与人 贵人运风水
- 院子里有井盖的风水 圆石头井盖风水
- 河水环绕的地方风水 瀑布上游河道风水格局
-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什么病引起的 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 打喷嚏流鼻涕是什么情况 打喷嚏流鼻涕什么原因
- 口干口苦失眠是什么原因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