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出版物电子书乃至前阵子大行其道的知识付费相比 , 网文才是一种被市场证明过能够盈利的数字阅读业务 。
文章图片
免费网文广告折算的方式较为复杂 , 亦非本文重点 , 有兴趣的读者可参看青十五《免费小说市场群雄逐鹿 , 谁能问鼎中原?》一文 。
晚近免费网文平台看似没有内容销售收入 , 但实际上他们在靠内容和投放吸引用户后 , 可以在自己的平台上高价卖出第三方的投放广告 , 本质上也是一个倒卖流量 , 赚取广告收入差额的生意 。
网文公司的成本营收结构与成本模型都经历过精密测算 。 免费网文平台可能基本能够做到等同于传统的订阅制或会员制网文平台的收入 , 他们能够给创作者分成到的收益也与传统订阅制网文基本相当 。
除却订阅、会员、广告外 , 他们采买的内容还可以做版权的衍生开发 , 如影视、周边等 , 相关营收大体上已经普遍能够占到现在平台总体营收的30%以上 。
这些内容质量可能不堪卒读、对准下沉市场的网文 , 在屏幕上能够给读者提供的“沉浸感” , 实际上可要远强于Kindle 。
以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略作说明 。 我曾不小心上了一艘在大众认知中“相当有知识”、看起来是个知识付费业务、实则是个网文机构的贼船 , 工作任务是提报制作历史军事类内容 。
熟读言情小说的同事在粗略翻阅我提供的参考《古代的战争》一书后 , 只尴尬地连连感慨“看来手机阅读的用户和纸质书的读者还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的主体用户是中学生 , 你要想想他们能读懂什么” 。 我后来恍然大悟 , 他们其实是站在网文的视角上 , 所以对历史类知识内容的理解 , 其实就是有历史背景的网文故事罢了 。
文章图片
袁庭栋《古代的战争》一书质量颇佳 , 在纸书中 , 是一本偏向科普、通识的历史读物 , 绝非高深莫测、只能供研究者阅览的纯专业学术研究著述 。
读者的数字阅读场景与纸质书阅读 , 其实是完全不同的 。 当读者选择打开一本纸书的时候 , 就已经被确切的封闭性内容圈定住了 , 我们会处于需要把自己选定的封闭内容持续阅读完毕的心流状态 。
但数字阅读是开放的 。 在这种阅读场景中 , 往往是一屏手机屏幕内有几段文字内容不能持续激发读者强烈往下阅读的兴趣 , 读者只需手指轻轻一划 , 便已经跳出 , 划向了下一个内容 。 网文平台赖以盈利的订阅、会员转化或者广告费用 , 也就随之打了水漂 。
正因如此 , 主流网文基本都有着一类写作套路 , 如三段话交代完背景 , 一千字一个小转折 , 不允许出现复杂的人物关系、知识铺垫 , 否则读者就会停下来思考等等 。
以这种写作方式生产出的网文内容 , 虽然内容质量往往极为低下 , 对有一定阅读素养的读者来说 , 基本都不堪卒读 , 但对更广大的中小学生群体、下沉市场用户来说 , 这些内容天然能够提供更高的沉浸感 , 甚至是成瘾性 。 网文对他们造成的阅读沉浸感 , 可比Kindle电子化的、本是用于纸书出版的纸书出版物内容强多了 。
本质上 , 阅读沉浸感的高低其实主要与内容的生产逻辑有关 , 而与终端设备是不是有多余的功能打扰读者阅读关系不大 。
而且在国内 , 做出干掉传统出版业、给作者更高的版税之类美丽许诺的 , 则是知识付费公司 。
知识付费与数字阅读的主要区别在于内容形态 , 因为时下知识付费的分发渠道喜马拉雅、蜻蜓、B站 , 包括得到等均为音视频平台 , 所以知识付费产品的主流均是音频形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