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降温后“回归传统”


新消费:降温后“回归传统”

文章图片
图1/1
头图摄影|曾靖
文/刘炜祺
编辑/米娜
这个冬天 , 感受到些许寒意的新消费创业者在思考 , 2022年资本不再狂热后 , 大家该如何“过冬”?
“2021年资本可能有点过热 , 现在处于一个冷静期 。 ”一位新消费品牌创始人对《中国企业家》表示 。
2021年上半年 , 新消费领域还是资本热捧的宠儿 。 据烯牛数据显示 , 2021年上半年 , 消费领域投融资数量380起 , 相较于2020年下半年的268起 , 增长41.79% , 披露的融资总额几乎翻了一倍 。
2021年上半年 , 拉面、咖啡、新烘焙、低度酒等新消费赛道 , 都是资本疯狂入局、创业公司扎堆出现的热门赛道 。 但仅仅几个月时间 , 这种盛况便急转直下 。
据统计 , 2021年8月 , 国内新消费领域投融资事件共计127起 , 环比7月153起回落17% 。 其中 , 已公布融资金额的项目共93起 , 亿元级融资项目27起 , 相比7月的42起下降了35% 。
“不是热度下降了 , 是消费者、投资人更理智了 。 产品不行的不好卖 , 很多企业也开始激流勇退 。 ”上述消费品牌创始人称 。
除了资本层面的降温 , 新消费品牌也正在退潮 , 产品销量出现明显下滑趋势 。
据36氪报道称 , 一份在业内流传甚广的消费品统计数据显示 , 有近40%的新品牌销售额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比如“方便速食”和“坚果零食特产”两个类目 , 多个品牌2021年Q2同比下滑百分之三四十 , 甚至有的下滑了50% 。
峰瑞资本创始人李丰认为 , 消费领域的泡沫确实存在 。 2021年 , 无论是美元基金还是人民币基金 , 中国市场上的钱依然很多 。 如果单从钱多钱少的角度来看 , 消费赛道可能还会持续2020年的热度 。 但具体到品类 , 2020年一些涨势亮眼的消费品类可能难以延续高增长 , 同时线下竞争会更加残酷 。
门店扩张 , 抄底抄在半山腰?
2020年 , 受疫情影响 , 很多线下门店关门倒闭 , 街边、商场里空闲出大量的门店 , 租金也因此降低 , 这给很多新品牌带来了较好的扩张机遇期 。
于是 , 2021年 , 资本和创业者重新将目光聚焦到了线下 。
2020年12月 , Manner Coffee宣布获得超1亿美元融资;2021年1月 , M Stand宣布获得超1亿元融资 , 线下精品咖啡资本战 , 在上海悄然开局 。
与此同时 , 一批新式兰州拉面馆 , 也在上海各地的线下门店逐渐蔓延开来 。
自2021年5月以来 , 马记永、陈香贵、张拉拉等兰州拉面品牌纷纷获得融资 , 入局者不乏高瓴资本、红杉资本、金沙江创投等知名机构 。
这些咖啡、拉面品牌获得融资后的共同动作是迅速开店 。
据悉 , 当时的M Stand计划以每月10家店的速度扩张 , 而Manner Coffee目标则是一年内新开200家门店 。
陈香贵创始人姜军曾对《中国企业家》透露 , 他们曾一个月内开了12家门店 , 2021年目标是开出150家店 。
但到了下半年 , 线下情况变得并不十分乐观 。 “下半年很少主动开店了 , 因为从8月份开始 , 疫情不断反复 , 开店真的很伤士气 。 ”一位潮玩创业者对《中国企业家》称 。 最直观的例子是 , 11月 , 海底捞宣布 , 2021年内逐渐关闭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的门店 。
“开店还是要综合所有因素和能力 , 不能硬着头皮开 , 就像海底捞抄底抄在了半山腰上 。 它在2020年疫情期间开了很多的店 , 结果现在疫情反复 , 只能自食其果 。 ”上述潮玩创业者称 。
而长沙网红品牌茶颜悦色在过去一年里 , 也活得相当“艰难” 。 据创始人吕良透露 , 在疫情期间 , 公司曾一个月亏损2000多万元 。 为节约成本 , 茶颜悦色不得不关掉部分店止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