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丨高中生物三年知识点大总结( 五 )


51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 。
52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含有全部基因 , 叫做种群的基因库 。
53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 , 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
54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 , 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 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
55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
56不同物种之间 ,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 这就是共同进化 。
57注意遗传系谱图的中显隐性的判断方法:无中生有是隐性 , 有中生无是显性 。
58如果是隐性病 , 而有父正女病 , 则可判断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如果是显性病 , 而有父病女正 , 则可判断此病为常染色体遗传 。
59可遗传变异是指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而造成的变异 , 不一定能够遗传给下代(注意和遗传给下一代的变异相区别)
60三代以内的近亲是指从自己算起 , 向上推三代和向下推三代的同源而生的亲属 。 其中直系亲属是指自己和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 , 其他的为旁系 , 注意亲兄弟姐妹也为旁系
\
必修3
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 , 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 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 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 其中细胞内液占2/3 。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 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 。
3内环境不仅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 而且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
4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 , 使各种器官、系统协调活动 ,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
5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 。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 生理盐水的浓度是 0.9% 的NaCl 。 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由K+维持 。
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
7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种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 , 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
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发射弧 , 反射弧通常会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
9兴奋的产生:静息时 , 由于钠钾泵主动运输吸收K+排出Na+ , 使得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 , 而Na+浓度比膜外低 。 静息状态下 , 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 造成K+外流 , 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 产生外正内负静息电位 。 受刺激时 , 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 , Na+内流 , 此时为协助扩散 , 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 , 产生外负内正动作电位 。
10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的
1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 , 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突触小泡中 , 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 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
12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 , 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
13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 这就是激素调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