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炮轰团车“大概率是骗子”,团车CEO回怼“别把自己当先知”

作者:王欣
逐渐拥挤的造车赛道 , 成为争议丛林 。
1月16日晚 ,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其个人微博转发团车CEO闻伟宣布造车后接受媒体采访的内容 , 炮轰其刷新了创业者的底线 。
李想称团车造车是“指望找到超级救世主的创业者” , 而他们“普遍是骗子 , 或者大概率自己是骗子” 。 同时他还批评称 , “真是刷新了创业者的底线” 。
被李想怒喷的造车者团车网 , 一周前刚刚宣布将低成本、小团队入局造车 。
而在李想“开枪”后 , 1月17日 , 团车CEO闻伟回应李想质疑 , 将矛盾再次升级 。 “没想到万里长征迎面第一枪来自李想先生 。 除了节奏和耐心您是不是忘了眼光和判断?冯思翰(大众中国CEO)被反怼不就是当初看走了眼喷得太早?所以谁也别把自己当先知 , 也别成为自己最记恨的那拨人 。 ”
闻伟“普信式”造车神话
没有想清楚的诸多问题、小成本造车、以及神奇的造车团队 , 行业内外都十分好奇 , 闻伟的造车自信是从哪里来 。
据公开资料显示 , 闻伟是一位连续创业者 。 闻伟早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工业外贸专业 , 后来进入上海三菱电机公司从事渠道销售工作 , 自2000年开始自主创业 。 2009年 , 闻伟开启第五次创业 , 他发现有人在社群里集结 , 再去4S店砍价买车 , 自此创办了团车网 。 2018年 , 团车网登陆纳斯达克 , 成为国内赴美上市的汽车新零售第一股 。
1月13日 , 团车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 。 2021年第三季度 , 团车网净收入6110万元 , 同比减少38.9%;第三季度毛利润为4680万元 , 同比减少35.1% 。 这家以车展为主营业务的汽车零售平台经营状况正在受到挑战 , 团车网急需找到新的业绩增长点 。
“看到‘蔚小理’刚开始造车时 , 其实就有冲动了 , 但当时条件还不成熟 。 真正下定决心是在2021年下半年 , 经过撮合 , 我们和行业内顶尖的团队开始接触 , 看到了造车成功的可能性 。 ”闻伟在1月14日接受媒体采访中 , 谈及了不少关于团车自身造车的优势以及对时下新势力的看法 。
据悉 , 团车决定造车的最大动力来自一个100多人的外来团队 。 而闻伟表示这个团队可以承担包括产品规划、工程开发、智能驾驶在内的几乎所有造车流程 , 且具有20多年的造车经验 。 不止于此 , 这个团队还可以做2000万元以上的车 , 也可以做5万元以下的车 , 包括商用车、物流车 。
在闻伟描述中 , 这个团队几乎无所不能 。 该团队已经拥有半成品车型 , 而团车的第一款车将会从这些半成品车型中选一款 , 定价会在10万元-20万元之间 , 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开启预售 , “第一款车采用成熟方案、成熟技术、成熟供应商 , 产品本身质量、品控是完全成熟可控的” 。
闻伟这个外部造车团队甚至能将新能源汽车的造车周期从36个月缩减到18-24个月 。 并且把一款车的量产成本缩减到5000万美元左右 。 因此 , 这个外部团队负责造车 , 而团车则负责产品定位、营销、渠道网络 。 简单说就是一方负责造车 , 团车负责卖车 。
“我觉得至少有五成以上的胜算 。 ”闻伟称 , “我们第一款车失败了也没关系 , 3个月能再做一款 。 ”
至于团车造车的资金来源 , 闻伟表示 , 团车本身是美股上市公司 , 目前非常感兴趣的投资方不少 , 各地方政府对造车项目的渴望也可以成为解决方案之一 , 而且“把一款车量产所用资金我们测算是造车新势力的几分之一 。 牛创拿到5亿美元 , 我们可能是他的十分之一 。 ”
【李想炮轰团车“大概率是骗子”,团车CEO回怼“别把自己当先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