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2021年的销售业绩激增 , 目前已有投资人表示 , 隅田川喊出的新一轮估值已与三顿半持平 , 且高于此前的市场预期 。
但在中国市场 , 咖啡长期会发展出什么样的文化与生活方式 , 仅仅靠参考日本、美国等市场经验 , 不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 “咖啡可能会成为一个很独特的品类 。 一方面 , 因为它的消费场景足够多 , 所以在线上的零售产品、线下的RTD产品 , 或是餐饮门店中 , 都可能出现一个10亿美元规模的创业品牌 。 另一方面 , 它又有点儿像红酒 , 因为有专业度和调性完善的过程 , 也许真正活得长久的 , 不是跑得最快的品牌 。 ”范若愚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表示 。
三顿半创始人吴骏对于公司的发展以及中国咖啡的期待 , 则建立在“连接”这个更模糊的关键词上 。 2021年6月 , 吴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消费品的护城河需要建立在全链条的每个环节 。 “从研发、生产、销售、交付到售后 , 我们希望能从每个环节都让用户感知到三顿半的一致性 , 用户在每个触点都能感知到‘这很三顿半’ 。 ”
在2021年的天猫双11期间 , 三顿半更新了自己的产品文案 , 提出“有多少种精品咖啡 , 就有多少种三顿半咖啡” 。 加上对不同产品线更清晰的描述 , 这多少算是正式地在自己与倡导“大众咖啡”的隅田川之间划清了界限 。
在赚钱的电商业务之外 , 三顿半又在做着周边、与艺术家合作、电台、杂志、市集……在这家公司内部 , 有和商业看似无关的大量触点 。 它们与咖啡、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 亟待在新的一年内被进一步解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