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些企业则走向了专业化的方向 。比如已在新三板上市的爱鲜蜂表示 , 原先过多的类目扩充并没有带来更多的收益 , 反而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率 , 因此决定放弃水果以外的业务 , 专注核心业务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受此消息影响 , 其股价当即上涨了5% 。
还有一部分生鲜企业走向了产业链整合的路子 , 既是品牌商 , 介入生产环节 , 同时当然还是销售商 , 尽可能获得产业链上的更多利润 。一手打造禇橙的本来生活 , 如今旗下已经拥有了多个有号召力的特色产品品牌 。当然不再是为人作嫁衣 , 所有品牌均为其所有 , 大部分还拥有生产基地的产权 。
4、生鲜产品企业标准成为产品的市场准入证
经过长期的发展 , 以国家行业标准为基础但以企业为主导的生鲜产品企业标准 , 基本覆盖了生鲜产品的方方面面 , 成为生鲜生产企业进入电商甚至线上线下市场的准入证 。届时可能出现两到三个比较权威、具有主导作用的企业标准 , 它们分别掌握一部分市场份额 , 任何生产企业的商品要进入相关市场都需要先获得审核 , 并接受企业联盟标准的监管 。为了更好的运营和管理 , 企业联盟成立了常设机构 , 开始独立运营 。
由于企业联盟的产品标准往往比国家或行业标准更加严格 , 在市场的信任程度和号召力更好 , 不少生产企业纷纷以企业联盟的产品标准来指导生产 。以至于一些人以妨碍国家标准的权威为由向有关部门打小报告 , 企业联盟的标准之争甚至还惊动了高层 。最后在各方角力之下 , 农业部不得不出面表态 , 相关企业标准是建立在国家或行业标准之上的企业标准 , 属于企业自发行为 , 官方持开放态度 。
5、产业链规模化进展较快 , 品牌化效果明显
标准化基本得到解决后 , 生产厂商开始了比拼规模效应 , 以往国内生产厂商分散的情况有所好转 。资本的眼光在成长期主要盯着生鲜电商 , 而到了成熟期生鲜生产厂商成为它们的关注新焦点 。
此时产业标准化已经非常成熟 , 只要生产厂商能达到企业联盟标准 , 并达到相应规模 , 就比较容易获得生鲜电商的供应商资格 。也就是说 , 有规模的标准化生鲜生产厂商经营风险较小 , 而在国内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在加剧 , 拥有生产基地的规模厂商只要解决标准化问题面临的竞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
经过10多年的发展 , 网易已经成为国内排名前三的生猪养殖企业 , 在全国拥有6大养殖基地 , 每年出栏的生猪数量高达1000万头 。由于未央猪肉在消费者心目中有着良好的口碑 , 生猪养殖也成为了网易的第二大营收来源 , 仅次于游戏 。
6、生鲜电商概念变模糊 , 超市与电商平分天下
预计到2026年 , 生鲜电商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 仅次于服饰成为第二大电商类目 。随着渗透率的扩大 , 生鲜超越服饰成为电商第一大类目也不是没有可能 , 毕竟在中国吃货的力量总是无穷的 。
生鲜电商行业也将诞生一批百亿级市值的公司 , 分别出现在电商平台、冷链物流、生产、销售、配送等环节 。其中 , 天猫、京东、顺丰有望成为最大的一批受益者 , 丁磊分拆未央猪业上市也不无可能 。
- 母婴跨境电商分析报告 跨境母婴有什么趋势
- 南极电商拟9.56亿收购移动互联网营销公司
- 生鲜电商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生鲜电商死亡大潮下
- O2O线下体验店为进口电商传播“大道真言”
- 店铺首页优化的作用 优化店铺第一步
- 2016年酒类电商四大趋势曝光
- 京东建首家电商生鲜检测中心
- 6月这些内容能让你电商销售脱颖而出
- 马云王健林1个亿大赌局
- 中国跨境出口电商需关注欧美国家的税制变化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