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生活书籍有哪些 退休生活百科全书电子版下载(14)


前面我讲过,茶人即雅人 。实际上,书家更是雅人 。在《书谱》里,孙过庭讲述了他的学书经历,字里行间无不呈现出他专心致志、留心翰墨的执着和雅致:
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昧钟张之余烈,挹羲献之前规,极虑专精,时逾二纪 。有乖入木之术,无间临池之志 。
孙过庭讲述,他少年读书时,就留心学书法,体会钟繇和张芝的作品神采,仿效羲之与献之的书写规范,又竭力思考专工精深的诀窍,转瞬过去二十多年,虽然缺乏入木三分的功力,但从未间断临池学书的志向 。而这一切,源于孙过庭对书法艺术品质的定位和追求:
然君子立身,务修其本 。杨雄谓:“诗赋小道,壮夫不为 。”况复溺思毫厘,沦精翰墨者也!夫潜神对弈,犹标坐隐之名;乐志垂纶,尚体行藏之趣 。讵若功宣礼乐,妙拟神仙,犹挻埴之罔穷,与工炉而并运 。好异尚奇之士,玩体势之多方;穷微测妙之夫,得推移之奥赜 。著述者假其糟粕,藻鉴者挹其菁华,固义理之会归,信贤达之兼善者矣 。
──君子立身,务必致力于根本的修养 。扬雄说诗赋乃为“小道”,胸有壮志的人不会只搞这一行,何况专心思考用笔,把主要精力埋没在书法中呢!全神贯注下棋的人,可标榜“坐隐”的美名;逍遥垂钓的人,能体会“行藏”的情趣 。而这些又怎比得上书法能起宣扬礼乐的功用,并具有神仙般的妙术?如同陶工揉和瓷土塑造器皿变化无穷一般,又像工匠操作熔炉铸锻机具大显技艺那样!崇异尚奇的人,能够欣赏玩味字书体态和意韵气势的多种变化;精研探求的人,可以从中得到潜移转换与推陈出新的幽深奥秘 。撰写书论文章的人,往往接受前人的糟粕;真正精于鉴赏的人,方能得到内涵的精华 。经义与哲理本可溶为一体,贤德和通达自然可以兼善 。
四、关于“乐”
如果谈到书道的核心理念──“乐”,《书谱》中最有影响的是关于“五合”“五乖”的论述:
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 。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 。乖合之际,优劣互差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笔畅 。畅无不适,蒙无所从 。
这就是说,书家在同一个时期作书,有合与不合的区别,合则流畅隽秀,不合则凋零流落 。简略说其缘由,各有五种情况:精神愉悦、事务闲静为一合;感人恩惠、酬答知己为二合;时令温和、气候宜人为三合;纸墨俱佳、相互映发为四合;偶然兴烈、灵动欲书为五合 。神不守舍、杂务缠身为一不合;违反己愿、迫于情势为二不合;烈日燥风、炎热气闷为三不合;纸墨不协、器不称手为四不合;神情疲惫、臂腕乏力为五不合 。合与不合,书法表现优劣差别很大 。天时适宜不如工具应手,得到好的工具不如舒畅的心情 。如果五种不合同时聚拢,就会思路闭塞,运笔懵懂;如果五合一齐俱备,则能神情交融,笔调畅达 。流畅时无所不适,滞留时茫然无从 。
也就是说,书家作书有得势不得势、顺手不顺手的区别,这与书家当时的心情思绪、气候环境等联系在一起;而天时适宜不如工具应手,得到好的工具不如舒畅的心情,只有身心愉悦,才能神情交融、笔调畅达,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否则就会思路闭塞、运笔懵懂 。因此,“乐”是书道的核心理念 。在此基础上,孙过庭推而广之,通过分析王羲之的书作,反观王羲之当时的精神状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