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者云:“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妍 。”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 。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 。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书法评论者说:“这四位才华出众的书法大师(钟张、二王),可称得上古今独绝 。但是今人(二王)还是不及古人(钟张),古人的书法风尚质朴,今人的书法格调妍媚 。”然而,质朴风尚因循时代发展而兴起,妍媚格调也随世俗变化在更易 。虽然文字的创造,最初只是为了作一些记录,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书风也会不断迁移 。由醇厚变为淡薄,由质朴变为华丽,继承前者并有所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常规 。书法最可贵的,在于既能继承历代传统,又不背离时代潮流;既能追求当今风尚,又不混同他人的弊俗 。所谓“文采与内质相谐和,才是君子的风度” 。何必闲置着华美的宫室去住古人的洞穴,弃舍精致的宝辇而乘坐原始的牛车呢?
孙过庭所指的“雅”,是书法艺术的自然之美:
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 。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 。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 。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 。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 。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 。”
这就是说,观察笔法中悬针垂露似的变异,奔雷坠石般的雄奇,鸿飞兽散间的殊姿,鸾舞蛇惊时的体态,断崖险峰状的气势,临危据枯中的情景;有的重得像层云崩飞,有的轻得若金蝉薄翼;笔势导来如同泉水流注,顿笔直下类似山岳稳重;纤细的像新月升上天涯,疏落的若群星布列银河;精湛的书法好比大自然形成的神奇壮观,似乎进入决非人力所能成就的妙有境界,的确称得上智慧与技巧的完美结合,使心手和谐双畅;笔墨不作虚动,落纸必有章法 。
孙过庭所指的“雅”,是书法艺术的闲雅:
虽篆隶草章,工用多变,济成厥美,各有攸宜: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 。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 。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验燥湿之殊节,千古依然;体老壮之异时,百龄俄顷 。嗟乎,不入其门,讵窥其奥者也!
这就是说,由于篆书、隶书、今草和章草,工巧作用各自多有变化,所以表现出的美妙也就各有特点:篆书崇尚委婉圆通,隶书须要精巧严密,今草贵在畅达奔放,章草务求简约便捷 。然后以严谨的风神使其凛峻,以妍媚的姿致使其温润,以枯涩的笔调使其劲健,以安闲的态势使其和雅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书者的情性,抒发着喜怒哀乐 。察验用笔浓淡轻重的不同风格,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从少壮到老年不断变化的书法意境,一生中随时可以表露出来 。是啊!不入书法门径,怎能深解其中的奥妙呢?
在这里,孙过庭说的是,在掌握了篆书、隶书、今草和章草各体书写特征之后,还要以“凛”与“温”、“鼓”与“和”等各种艺术手段,使文字的书写具有“风神”与“妍润”、“枯劲”与“闲雅”等多种相反相成的阳刚与阴柔之美,才能升华到艺术的境界;只有进入了这种艺术境界,才能实现书法“达其情性,形其哀乐”的最终追求,书法作品也才能具有“千古依然”、“百龄俄顷”的长远审美效验 。“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就是表达、体现作者的个性与情感,即表情达性 。这里,孙过庭一语道破了书法艺术的根本,这是有重大意义的 。情感这一中国书学的根本命题,在孙过庭以前,除了东汉蔡邕《笔论》在阐述书法创作心态时提到“欲书先散怀抱”,以及南齐王僧虔《笔意赞》在阐述如何体现“神采”时提到“心手达情”之外,向来无人论及,更没有人把它视为书法创作的根本追求,而孙过庭竟破天荒地、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了书法这门表现心灵的艺术的真谛,这是多么难能可贵!
- 生活小妙招视频素材怎么找
- 煤气瓶规格尺寸
- 关于冬天的知识有哪些 冬季日常生活常识有哪些
- 退休生活百科全书下载
- 冷门的生活健康小常识 生活冷门科学小知识大全
- 小学生生活常识广播稿子
- 关于生活广播稿800字
- 生活百科普及生活常识答题技巧
- 生活小常识带字图片 生活小知识大全图片加文字版
- 电饭煲煮菱角开哪个模式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